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07章 不够忠诚(第4页)

第807章 不够忠诚(第4页)

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大明精锐们,他们以前赤胆忠心,却因为白银而异化到了这般地步,朱翊钧十分痛心。

“庆赏威罚,鼓励禁止,如果只能鼓励不能禁止的话,国朝也会滑向深渊。”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那几个贿赂稽税缇骑的豪奢户,让他们陪葬吧,其家人流放爪哇椰海城,充实椰海城汉乡镇吧。”

朱翊钧做出了顶格的处置。

“臣遵旨。”赵梦佑领旨,北镇抚司本身就是军队法司,他们的职责里可以进行判决。

大明皇帝回到通和宫了,继续处理着朝中的奏疏。

刑部、礼部、户部、大理寺联名上书,税法的编纂已经初步完成,试行税法,请皇帝朱批。

“年入十二银以下,一律不必报税;年入十五到二十银,有二孩免税;”朱翊钧摇头说道:“看,户部就非常的反对,因为这个条款过于模糊了。”

礼部反对这一款的原因非常简单,按这个标准,大明的大多数农户,都可以不用交田赋了。

如果不收田赋,那代表着朝廷完全放弃了县以下的治权,便是真正的皇权不下乡了,这会造成更多的混乱。

县城外的乡野不再交田赋,代表着朝廷不会再把目光看向他们,就会出现权力真空,出现权力真空,就会有人代替朝廷治理,强人身依附的贱奴籍制一定会卷土重来。

冯保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陛下圣明,为了这个税法,各部堂上官,差点打起来,刑部想直接蠲免十二银以下,这样就没有那么多的抗税收税的案子要办;”

“礼部则是部分反对,认为仍要收田赋,担忧贱奴籍制卷土重来;”

“户部是坚决反对,因为这样一来,交税的人,就只有大约78o万人,陛下,年入二十银以上的,大约只有这么点人。”

大明的收入大约可以分为十一级,这里面计价比较复杂,得拿出《万历会计录》把实物折算为铜钱和白银,后来户部嫌数据过于杂乱,重新整理了一遍。

最终朝廷以户为单位,进行年收入全家平均,分为了三级。

分别是贫穷、温饱和富裕,贫穷收入折银不足五银,温饱为五到十二银,富裕为十二银以上。

处于贫穷的大明百姓大约有5o%,处于温饱的百姓大约有44%,而手里有闲钱富裕的百姓,大约只有6%,按照这个标准,需要纳税的人只有78o万人。

这也是十二银这个标准的由来,94%的百姓,不纳税,符合皇帝一贯收税的主张,谁有钱就问谁收税,穷鬼根本榨不出几个钱来!

“稽税院怎么说?”朱翊钧询问稽税院的看法。

冯保低声说道:“稽税院自然乐意,稽税穷民苦力又累又没银子,这样一来,大部分的百姓排除在外后,稽税就简单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其实好办,那就退,先都收起来,然后年入十二银以下都退还,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冯保极其紧张的说道:“陛下,先生也是这么提议的,然后吏部部议,少冢宰梁梦龙告诉先生,想的很好,但没有那么多的吏员去执行,这一进一出,摸银子的人太多了,怕是浪费国帑了。”

冯保是真的怕,怕皇帝一拍桌子,就这么干了。

这种分配方式,是张居正想出来唯一合理的方式,但大明眼下,真的做不到,除了造成国帑浪费,什么用都没有。

张居正并没有打算推行,吏部部议不认可,显然是大明纠错机制还在生效。

元辅确实威权,但陛下勤勉,这种典型的肉食者一厢情愿,还是能纠正的。

“朕知道,要想实现退税,得国帑能直接把钱退回百姓手里,否则啊,都是白费力气,朕就是那么一说。”朱翊钧笑着摆了摆手,冯保的神情有点如临大敌。

有的时候,肉食者的一厢情愿,造成的危害,往往比昏庸还要可怕,你还不如什么都不干呢!

“哎,这一条划掉吧。”朱翊钧十分不舍的划掉了这一条,他其实真的很想通过,但终究是镜花水月,不现实的政令,只会让大明变得更糟。

张居正的浮票意思是:等一条鞭法推行之后,这条税法,才有意义,一条鞭法执行之前,做不到。

“陛下,稽税院其实不对年入十二银以下稽税,费劲还没钱。”冯保提醒陛下,其实大明已经在积极改善分配了,年入十二银以下的百姓,不纳税,稽税院不做催缴,还不够工本费。

朱翊钧朱批了奏疏,点头说道:“朕知道,二位缇帅都汇报了过好多次了,但毕竟只是稽税院不成文的规矩,而不是明文法,朕想做的是明文法。”

税法其他的细则,都没有太大的争议,税法已经修了很久了。

“陛下,元辅打算干件事,跳过一批人。”冯保左右看了看才低声说道:“嘉靖二十六年到嘉靖四十一年之前,所有的进士跳过,不得入文华殿入文渊阁。”

“先生说,那时候国朝动荡不安,这一些人,恐怕非但不能成为陛下助力,反而成为万历维新的阻力。”

“先生的理由也简单,不够忠诚。”

没有奏疏,没有明文,是徐爵和游守礼沟通后,口口相传呈送陛下,询问陛下的意思,这是重大决定前的提前沟通渠道。

如果皇帝同意,同样没有奏疏,没有明文,而是在考成法中,对这些人进行人为设限。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