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跟旧丝终归不同,就这么织补上去,会显得非常突兀,所以要先对它进行做旧。
“几号染色剂?”时应染问她。
贺知风翻开唐千骐的笔记,说道:“7号和10号,配伍比例是1:2!”
时应染立刻拿出这两种染色剂倒入玻璃两杯,用玻璃棒搅拌,随后按照唐千骐笔记上记载的方式进行稀释,随后才是把一片片丝帛放入其中,进行染色。
染好之后立刻进行烘干,它们就都变成了淡淡的褐色,古意十足。
神奇的是,这些丝帛的颜色看起来就跟脱水烘干后的帛片几乎一模一样。
“唐老师真是神了!”贺知风禁不住赞叹。
能把修复时的每一步都算的如此精准,她对唐千骐的敬仰之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做旧的怎么样?哎呀,你们赶紧拍照发过来啊!”话筒那边的专家一个个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贺知风却是丝毫不着急,“稍等哈,等我忙完这一波,就帮你们拍照。”
时应染却按了按她的肩膀,“你继续,我来拍。”
不久之后,谢主任和专家团队都看到了丝帛做旧后的照片,脸上纷纷露出赞叹的神色。
“唐教授果然厉害!”
“没想到他教出来的助理还挺靠谱的。”
贺知风没理会他们的表扬,这时已经拿起剪刀开始裁剪烘干了的丝帛。
她打算先配补缺损最厉害的帛片,因为所需的丝帛面积大,反而更好裁剪形状。
一
般的古籍配补,通常会使用粘连法。简单来说,就是把材料相同或近似的纸张用胶水或浆糊粘在缺损的位置,尽可能不留缝隙,不出现褶皱,使其平整。
但帛书比较特殊,底质并非纸张而是丝帛,这就使它的配补更加困难和麻烦,除了可以使用常用的粘连法之外,还可以使用“织补”的方式来配补。
织补手艺如果高超,自然能让成品看上去更加美观。但如果织补技术不行,那就会浪费材料和时间,说不定还会在缝补时造成帛书的损坏。
然而贺知风却从工具柜里取出了针线盒。
她的缝补手艺还是跟着奶奶学的,贺奶奶是典型的传统妇女,女工活儿十分优秀,尤其擅长缝补老式的衣物,旧时的旗袍、丝绸都不在话下,而且缝补之后令人看不到半点痕迹。
贺知风跟着她学会了不少针法,不管是丝绸还是绢帛,都是适用的。
当然,这一步唐千骐并未要求她去做,但笔记里却写有非常详细的织补方法,贺知风看过之后觉得自己是可以完成的。
她挑出一根单股丝来穿针,用眼睛计算每根蚕丝之间的缝隙。
贺知风把一块裁剪好的丝帛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当即开始织补,十几分钟后,让时应染上前来看。
时应染戴上手套抚摸接缝处,摸了半晌轻声道:“如果不是这个地方还缺少一些字迹的话,恐怕我看不出半点痕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