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榆做的比那二人要简单得多。
用的入口如化的嫩豆腐,片成三分厚的方片,然后放入油中炸至表皮金黄,一捞出,每片装一小碟,趁热时淋上卤汁,缀以葱末、芫荽末,一碟碟小巧可爱,焦香和卤汁遇热后散出的浓郁香气,竟不比那用虾贝吊出的卤汁差。
而阿榆的卤汁,是她来到御厨房后,自己在一个小炉灶上熬下好几夜熬出来的。当时不少人注意到这位新进的美貌小娘子,却并未注意到她制出的卤汁有何出奇。
谁能想到,她闹着玩般搞出来的卤汁,在遇到热油后,竟能激出这等香气!
因一碟仅一片,一块豆腐足片成六七片,围观的官吏和御厨们都得以索要一碟尝鲜。
然后,尝到炸豆腐的人们不由都沉默了一瞬。
豆腐炸的火候刚刚好,外皮微脆,
似敷了层柔韧的薄衣,内里便被衬得更加绵软嫩滑。
有入口即化的柔和口感,又有焦黄外皮不舍般的拉扯,缓缓释出伴着豆腐香气的卤香,鲜美得出奇。
全太官当时便挑了十碟攒在一只大银盘中,和其他两样一起呈了上去。
正如全太官所料,李皇后、王德妃对于前两样并未太留意。
“菊花豆腐”美则美矣,更似炫技,入口也就那样;
卤汁豆腐足够味美,只是吃起来的口感更像鲜虾鲜贝,几乎没有豆腐味了。
而阿榆那一碟碟跟点心似的呈上的嫩豆腐,保留了豆腐的清香幼嫩,煎的外皮焦香阵阵,和着卤汁,差异感分明的多种口感汇集,令味蕾的触感格外地敏锐和丰富,谁能抵得住?
何况这一碟碟的,多适合寻常闲聊家常时当作小吃品尝?
小巧又有趣,还不会吃腻。
于是,阿榆便靠几方豆腐,在御厨房站稳了脚跟。
她年轻貌美,忽然成为御厨之一,不服的自然也有,只是顶头的全太官盯着,还特地跟监御厨官和文吏们招呼过,谁敢明着对她无礼?
故而阿榆在御厨房过得挺自在,没事便在全太官特地拨给她的值房里研制各种香料。
她原先没有味觉,但那夜因沈惟清掉泪后,便时不时能尝出些味道来。
这于她自然是“失恋”之外的一份惊喜,于是她更加孜孜不倦地研究这些调料和香料,品尝各种酸甜苦辣麻,盼着有一日能真正
恢复味觉。
芰荷鹿脯,便是她试着用刚调出的香料烤制出来的。
她闻着那香味相当诱人,可惜尝着时却毫无感觉。
但她并不着急,甚至不急于去查问秦太官当日在御厨的所为,依然耐心地在院子里捣鼓那些香料。
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相信,她能等到她想要的。
【入宫了。看大家还在猜阿榆身世,趁着剧情较缓,明后天把阿榆幼时番外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