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手指抵在唇前,江颢住了口。他定定看向林萱,听宫外的钟鼓楼传来八下鼓声。
“探花郎,夜深莫论兴亡事,竞心至此可以休,”林萱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道,“眼下夜市正热闹,我们出去逛逛吧。”
关山难越(三)
大宣国势极尊之时,其驭北虏西藩,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体(注11)。抚赏征诛,胥宇内之国而臣之,令其顺天事大,不敢稍起异心。然而盛衰有数,偏安时说太平事,譬如衰逝过旧游、垂老忆新婚,狠不让人肝肠寸断。江永释褐之初,恰逢流寇、东虏内外侵逼,朝廷几经权衡定下乞师之计,远赴东瀛时已舍敕诏而改用国书。咸嘉十六年,江永奉座师杨光中之命北上与博仁议和,其时大宣已尽丧辽东之地,唯剩宁远—山海关一线尚可屏护燕蓟。与昔日俯首帖耳的臣下议和,竟要参照宋辽“澶渊之盟”,许其岁币,约为兄弟之国。及至弘光十一年,吕严贪功冒进,在景军猛烈的反攻下大败亏输。萨人擐甲而来,先斥宣人背盟齐义、自孽难逭,后杀求和通使,宣称只与刚刚平定西南的江永谈判。江永据理力争,以赔款保全半壁江山。这厢衮衮诸公犹耻增币,只知责让臣僚,不知益修武备,那厢景朝君臣已感懊悔,遂加紧厉兵秣马,望一朝踏破江南。不到半年,乘胡元秉叛变之隙,萨军果然举兵南侵,破黄淮、渡长江,兵临金陵城下。若无援军及时赶至,则大宣三百年国祚不能保矣!自此之后,宣景历年所订盟书一概作废,两朝均默认进入交战状态,尚未大兴征伐,却再无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
待虏既如此,对于起自流寇、僭据西北的大顺政权,宣朝绝不愿再降一分尊名。江永以务实之原则处理内治外交,斗胆向隆武帝提及“联寇平虏”之策,反响甚为平平。所幸天无绝人之路,李组之乱在宣顺之间的厚障壁前撕开一道裂口,令两国结盟之事重新提上议程。
大顺初立之时,东有宣军攻伐,南有西军攘争,北面还有鞑靼部落不时袭扰。其后萨人占据华北,宣军光复西南,敌方实力愈强而自身处境愈危。顺太(河蟹)祖李翊常年征战在外,将朝内政务全权托付于其弟李飞。李飞才能平庸,对宗室、勋贵百般宽纵,关中沃土昔为林氏亲王所占,如今依旧是公侯连栋数百、奴婢千群的纵逸庄园。西北兵燹不绝,对百姓钱谷、甲械的索取不减反增,兼之籍民为兵,耕种不时,无以聊生之人不是聚啸为乱,便是南下汉中、荆川乞食。李鼎联合旧部发动政变,幽禁李飞、太子李珪后大行改革,打压拥护李飞的勋贵,禁止占田、圈地,将庄园土地全部分予小农。同时推行唐时府兵之制,设折冲府,选身强力壮者于殷实之家,免其租税力役,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人员不足者,再以募兵充之。由于抚训之官与统率之将非属同一职门,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大大提升。然而这一改革招致军功贵族诸多不满,再思及李鼎上位后对先君旧臣的多番打压,人人惶惶不安,个别官员甚至公开反叛,投入侥幸逃脱长安、在陕南山区筹谋东山再起的李飞次子李组旗下。
李鼎闻讯,即封亲弟周洛为汉中卫威武将军,令其率军南下平叛。周洛因得帝王宠信而身居高位,实则昏猜不啻草包,初至前线,便丑态百出——不仅频频指挥失误,败其必胜之局,还纵容手下抢掠百姓,大挫官军声望。顺军内部将帅失和、人心离散,几次出战皆铩羽而归,李组乘机发动反攻,竟一举攻克汉中府城。周洛不顾部下劝阻,抛弃大量军械与粮草,向北逃回关中。李鼎得悉战况后怒不可遏,本已下旨命他返回前线,然而不久后收到四川方面的问询,生怕赵煜阳等人再有什么动作,连忙召回驻守潼关的太子李亨,让他代替周洛继续进剿。
对于陕西境内的动乱,赵煜阳已经观望许久,尤其是近来李组的部队调动频繁,不时进入四川境内。煜阳上疏朝廷,请示可否以问责越境之名出师汉中。南京以顺军实力尚存、不宜轻启战端为由驳回奏议,却许他移牒顺朝兵政府,视敌国态度临机制变。李亨接掌官军后,追剿叛众势如破竹,及至李组率残部逃入四川,他驻兵边境线上,遣使者向煜阳送来一封书信:“子纠,亲也,请君讨之(注12)。”
春秋齐国襄公去世,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分别由莒、鲁两国返齐争位。公子小白率先入齐,继为国君,大夫鲍叔牙致信鲁君,劝他将庇护的公子纠杀死。李亨写来此信,既非威胁也不是伪善,而是在试探对方的态度——这场试探并没有让他失望,不久之后,叛军彻底覆灭,装在木匣中的李组的人头很快就送到了他的军帐。
青年人以意气合,赵瞻对此大为不满。在煜阳看来,李组造逆有年,只知烧杀掳掠,令陕南民不聊生,实非圣明之主,而李亨身居储位,却能亲冒矢石,与士兵同甘共苦,确乎值得深交。他早就意识到,联顺御景是驱逐胡虏、光复河山的唯一途径,能通过此事与李亨结好、将己方善意传达给顺朝上层,远比扶植李组势力、伺隙搅乱西北局势要重要得多。赵瞻听罢侄儿的论述,只反问一句,“天下岂有舍亲子而立养子之帝王耶?”
李鼎亲子年纪尚幼,便有储位之争,也似乎还遥遥无期。历史的轨迹正按照煜阳与李亨的设想延续下去:李亨将叛臣首级带回长安,在父皇前力陈与宣结好,得其准允,即遣使节入川,先与四川总督赵煜阳会谈。煜阳将会谈纪录上报朝廷,在长达一年的争执与权衡之后,隆武帝亲自做出批示,言称若想两国结盟,顺朝需先行遣使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