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子更是忠诚无比。
于是,少数人心中那仅存的一丝不满,也彻底地藏匿了起来。
如果朝堂没有发生大的变革,任何人都不敢再“忤逆”天子的诏令了。
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只能坚定地“拥护”天子“革故鼎新”的新政。
在这观兵仪式上,由刘贺亲自设计“黑底龙纹”汉旗也第一次亮相,与汉节一起成为大汉标志和象征。
每屯汉军里都会有旗手专门负责擎旗,那一面面汉旗迎风飘扬,在华阳大道上组成了一片黑色的树林。
这些大汉好男儿,有些尚未加冠,有些已经年过不惑……
今日一齐走出长安城,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安然而归。
刘贺看着他们,从头到尾都肃立相送。
此刻,这庄严肃穆,就是最好的军礼。
而在前一日,西域方向也传来了一些好消息。
前将军常惠提前完成了自己使命,在他软硬并施之下,刚刚取得大胜的乌孙国王愿发十万胜兵侧应汉军。
除了乌孙国之外,西域三十六国也被要求发兵参与到此次征伐中。
西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为葱岭以东,玉门关和阳关以西,有三十六国。
广义的则指经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所有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
乌孙、大宛和大月氏这些大国广义上的西域国家,国民可达几十万,一次性调动的胜兵更可以达到十几万。
【胜兵是全民皆兵下的民兵】
而狭义西域中的三十六国,都是撮尔小国。
它们虽然有一国之名,但规模极小,很多国家甚至连城池都没有,只能算是一个村屯而已。
用弹丸之地来形容都是对他们的过奖了。
其实力莫说是不如大汉的一个郡国,就连一个县或者一个里都远远不如。
像其中的车师后城国,“户百五十四,口九百六十、胜兵二百六十人”。
这样的实力在大汉的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一个县的亭卒聚集起来,就可以横扫西域三十六国中一半的国家了。
大汉愿意视之为邦国,除了西域地位重要,需要对其进行笼络之外,更体现了大汉开阔的胸襟。
不以大小论国格。
这是大汉自有的胸襟和气魄。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