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问路程问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先生说文学必须要有个本源,从本源上下功夫,循序渐进道家。
用婴儿做做比喻十分精辟,婴儿在母亲腹中只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出生后一开始能哭继而能笑,再然后可以认得父母,兄弟再然后可以站立行走,能拿东西能负重,最后世上各种事情都能做,这都是因为婴儿的精气日益充足,筋骨的力量日益增强,耳目的聪明日益增长,并不是婴儿一出生就可以推就到了这个地步,因此才需要有个本源圣人,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境界,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培养出来,后世的儒者不明白格物的学问,看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想在初学时就达到这个境界,哪有这样的道理呢,先生又说励志下功夫,就像种树一样,刚有根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有了树干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之后才会发叶发叶之后才会开花结果,起初种下根芽的时候,只需栽培灌溉,不必想到以后的枝叶花石,空想这些有什么用,只要不忘栽培灌溉的功夫,何必担心没有枝叶花,时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纸是文艺上穿球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道看得多解得多。只是他文学虽极,简的明小亦终生无德,须臾心体上用功,凡名不得行不去需反在自心上体德,即可通改四书五经。不过说这新体这新体即所谓到新,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事,为学头脑,处录成了看书,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该怎么办?先生说,这是因为仅仅在文字上探求意思,所以才不明白,要是这样还不如专做珠子的,学问珠子的学问看得多了意思自然能理解明白,只是珠子的学问虽然讲的十分明白,但对于自己,却终其一生而了无所获,所以必须在自己的心底上用功,凡事不明白行不通的地方,需要返回自己的身体中去体会,这样自然就想得通四书五经,也不过说的是这个新题,这个新题便是道。心底明白便是大道张明两者是一致的,这既是为学的宗旨。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无外。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让心体空灵,而不为外物所里各种事物的道理存于心中,万事万物则自然会呈现
,离开了心,连什么都没有离开的心,也不存在事物。
或问晦庵先生,约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词语如何?
曰,心即兴兴,即礼下一于字,恐未免为二,再次学者上官之有人问。朱子说,人之所以要学习,不过是学习心和天理罢了,这句话对吗?先生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天理,将雨子放在心与里之间,难免是将心合理。分作两边,这一点是为学之人需要善加观察体会的。
或曰,人皆有事,心心即理,何以为有。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有人问,既然每个人都有这颗心,这心就是天理,那为何会有善与不善?呢?先生说恶人的心已然不是心的本然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