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要去了解许多阴谋诡计的事情,这全都是出于功利之心,与孔子删除六经的宗旨,背道而驰,怎么能够想得明白呢先生,接着感慨到,除非是与天同德,否则不能轻易的与他们讲这些道理。
先生有说孔子说,我们还能见史书上有存疑而未记录的地方,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不看尚书,我只从武成篇里去两三圈来读读而已,孔子删述上书对于饶舜以及夏商四五百年的历史,也不过保存了数篇,这难道是因为没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记述了吗?
但孔子只记述了这么几件事,他的目的和用意可想而知,圣人只是要删除那些繁杂的文字,后世的儒者却硬生生的又把梵文添了上去。
徐爱说孔子,杉树六经只是要去除人欲存养。天理比如春秋五霸以后的事,孔子不想详细告诉世人,固然是这个道理,至于饶舜以前的事为何也记得十分简略。先生说上古时代离孔子已经很久远了,事迹也十分模糊,流传下来的很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时的民风淳朴,没有浮夸文士的风气,这是上古时代的社会状况,不是后世所能比的。
徐爱说向三分一类的书也有流传下来,孔紫为什么都删掉了呢?先生说即使有传下来,也与时势的变革有所不合了,社会风气更加开放,文采更胜一,望到了周朝末年,即便想要恢复夏商时期的淳朴风俗,也已经是不可能了,何况恢复到柔顺的时代呢,更不必说恢复到上古时代的风俗了,虽然各个时代的社会治理有所不同,但所遵循的道理是却是一致的。
孔子遵循饶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治文王,武王之道,既是饶舜之道,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社会治理也有所不同。所失的觉话语所设的政令自然也不同,即便把夏商时期的政治渡政令在周代推行,恐怕也不合时宜了,所以周公对于大禹,商汤及周文王的制度都有所研究,遇到不合时宜的地方就反复琢磨,以至于夜以继日的思考,更何况上古时期的张典章制度又怎么能够恢复实行呢?
这就是孔子为何要删除上古时代之事的缘由了。
先生又说只采取无为而治的措施,不能够像三王那样,因石以堙第治理反而一定要恢复实行上古时代的点章,制度就是佛家和道家的观点,能够殷实一地的治理,但不能像三王那样本渝大道,而是出于功利的心态来推行治理,则是春秋五霸以后的社会,治理后世的儒者,讨论来讨论起,只是如何实行霸道而已。
又曰,唐虞以上,只滞后是不可,负也略。知可以三代以下之,治后是不可伐也,消脂可以为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图是其末。
则亦不可复矣。先生又说,饶舜以前的社会,治理后世不可能恢复,因此可以略去不济,夏商周三代以后的社会治理,后世不能效仿,因此可以删减,只有三代的社会治理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