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会儿所有的单位一样,央视也在改革,尤其是蔺兴汉这个电视剧部,穷的叮当响,为了活下去,今年试着搞起了承包法,倡议大家自己想办法出去接活,收入百分之三十交上来,百分之七十自己分。
所以江弦这么一招呼,一帮人还挺兴奋,热情的答应下来。
之所以请王扶林,是因为江弦要用进口彩色胶片拍摄,而不是黑白。
这会儿国内电视剧都是黑白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正是王扶林的《敌营十八年》,而且实景拍摄这方面他有经验。
国内从来没有人拍摄过纪录片,第一部是吴文光拍摄的《流浪京城》,吴文光由此被称为“中国独立纪录片之父”。
一千块肯定不够,江弦自个儿又垫了一千进去,王扶林一算,紧着点用,够拍35分钟的了。
“那咱就先拍一集。”
草台班子匆匆搭建出来,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这次拍摄有王扶林这个团队帮忙,下一次呢?
江弦这片子肯定是要长久的往后拍摄,也就一定要攒出自己的队伍,自己的人。
夜里,他坐在桌前,把每项工作都列出清单,然后握着笔,把对应的人选填在后面。
“写什么呢?”朱琳凑过来问,纤细的双臂的环在他脖颈上。
“我这不是弄了个剧组嘛,差点儿自己的人。”
朱琳瞥了一眼,“这好像是我们北电的吧?”
江弦轻笑,“都你们北电了?你融入的还挺快。”
他一琢磨,朱琳这学历可够恐怖的,本身就是医科院的研究生了。
这上北电这么一进修,又进步了!
他可得抓紧追赶。
“明天我和你一块儿去北电。”
一夜无话。
清早起来,江弦骑着车子,和朱琳一块儿来到北电校园。
他来这儿自然是挖人的,本可以让北影厂帮忙联系,不过学生这都快放寒假了,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很快找到陈皑鸽,念诗小王子见到江弦很是惊喜,“江兄,你怎么来了!”
“我过来找几个人,不知道你能认识不?”
“谁啊?”陈皑鸽特骚包的问。
和很多人“阿瑟请坐”的刻板印象不同,陈皑鸽其实是个宁可人掉在海里,也不能让话掉在地上的主。
他前妻洪晃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那张嘴:“丫是真能侃,再枯燥的事儿,到了丫那都能说成个花似的,你不服也得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