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学叹了一口气,目光有些幽怨地看着他,说道:“你是怎么戒的?”
“您是想问我怎么不抽了,对吧?”
李学武笑呵呵地说道:“没用的,别想着拉我继续抽了,大丈夫说戒烟就戒烟。”
“这可是好东西啊——”
董文学略显惆怅地看了一眼手里的香烟,不舍地摆在了一边。
是有点可惜了,这都抽上熊猫了。
这里说的熊猫烟不是后来认知的小熊猫,连生产厂家都不一样。
这里说的是五六年魔都卷烟厂生产的,是真正的TG烟。
咋说呢,制烟标准对标了当时牌子最响的外烟三五(555)。
董文学抽这个确实抽得起,也上档次,但李学武还是钟爱胡同孩子的梦,大前门。
可惜了,他现在手里还有储存起来的大前门,但能让他主动散烟的人太少了。
这里多费几句口舌,年轻人初入社会打拼,就算你不抽烟,也带盒稍微上档次的烟放兜里。
出门在外,三五十块钱的面子还是要有的。
不用什么人都散,好哥们、好朋友知道你不抽烟,懂事的就不会要你的烟抽。
真没脸没皮呲哒你,拱火你,说有烟不贡献出来,看人下菜碟等话语,目的是跟你要烟抽的人,趁早离他远远的。
这种自制力和替朋友着想的能力都欠缺,还特么处什么处。
只需要散给初次见面,你需要的求助,或者对你有所帮助的人。
当然了,你散出去的烟不一定有收获,那些人也不一定帮助你。
但散着散着你就知道应该散给谁了,无形之中培养了你看人的能力。
因为每散一支烟,就是几块钱的成本,这也标志着你跟人相处的时间成本。
时间长了,你在提升看人能力和社交水平的同时,也能减少无效社交。
当然了,这是对年轻人的建议,不会散烟、点烟礼仪的,跟父亲或者懂这个的学习一下。
收到你敬烟的那人首先要看你的手势,再看你敬了什么烟,最后看你抽不抽烟。
你不抽烟但带着烟和火,还是这么贵的烟,手法还用了心,你说他对你印象咋样?
最后说一句,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你要是强调个性,打造健康人设,就当我说的这些都是放屁。
李学武是真狠下心戒烟了,老李那个哔样的都能戒烟,他凭什么不能戒烟。
要跟领导保持一致懂不懂?
厂里早有人说,李学武为了讨好李主任,连特么烟都能戒,这样的人不进步谁进步?
所以诡异奇葩的是,厂里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私下里研究和学习李学武的为人和行事做风。
包括言行举止、文笔才学,只要有人记录下来了,就会研究、模仿、学习。
这里最认真,也是学的最像的,当属李怀德的秘书栗海洋了。
这小子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除了彭晓力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他人哪有那么多机会跟着李学武屁股后头学习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多是看见了,听见了,学个一招半式的。
栗海洋的机会多一些,这小子甚至会把李学武说的话都记下来,然后揣摩学习。
堪称疯魔,着实吓人。
你瞅着吧,今天李学武扎了一条黑色的腰带,明天年轻人全特么扎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