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村子的房屋样式奇特,除了游牧人的本来特色,还掺杂着大量的东方元素,都是从启城那里偷学而来的。
因为这些东方人建的房屋太好了,既漂亮,高大宽敞,布局又十分的合理,宜居感很强。
由于许多启氏族人另有他用,骑兵队也进行了大改革。
启氏有意组建新的骑兵军队。
这只大约五百人的骑兵队,由五十名启氏族人担任大小军官,其余四百人全是由本地的青年,招募而来。
骑兵队的待遇略高于雇工,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维护巴尔喀什湖整个区域及周边的治安。
本地的治安,在启氏的强大武力下,比较良好。
于是骑兵队的巡视范围,开始逐渐扩大。
骑兵队的首领现在是启飞,就经常会带他们去更远的地方打猎。
久的时候,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
这种打猎目标不止本地的野兽,还狩猎那些对启氏有着敌意的本地土着。
既练兵又获得收益,启河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
有拉有打,既有仁善策略,也有战争手段。
启飞就记得启河说过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理解这句话有点困难,但是不妨碍他总结,就是不听话就打。
启飞会带回大量的牛马羊牲畜,以及许多年轻的白种人女子。
这些缴获,启牛、启亮、启飞他们几个领头人会找启河的女人平商量,再决定分配,一般都是优先分给自己的族人。
挑剩下的那些则作为物资,与当地的部落进行交易。
本地雇佣的那些骑兵,也会得到一些封赏奖励,但相对于骑兵队的那些启氏族人,就会差之数倍。
总会有一些人对此心怀不满,那这些东方人的强大在那里摆着,他们只会埋藏于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年的夏收,小麦再次大丰收,一亩地能产一百五十斤,三十亩就有四五千斤。
启河决定留下两千多斤作为麦种,继续开荒耕种,剩下的两千斤他决定带回华夏。
带回去的麦种,分给各个相熟的氏族进行实验性的耕种。
由于这次押运的货物较少。他决定陪回去的人也少一些。
启亮家里老婆孩子最多,还有点想念老爹启熊,坚持要回。
启飞和启牛则无所谓,他们新娶的白种人老婆刚生娃了,不想走。
他们俩嘱托启亮,把他们家里的妻儿也带到这里生活,这样更好。
启河带着一百人的队伍,沿着伊犁河,走天山山脉,重新进入新疆地区,返回华夏。
他们带的牛马牲畜较多,运力也轻,路上没经历什么风险,就来到炎黄部落。
启河的第一站便是尧建立的新都城平阳。
师生二人再次相见,尧依然十分恭敬。
启河从他的言行举止上,能看出尧的进步明显,隐隐有帝王霸气之资。
这几年,他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巩固。命令已经能够下达到各个氏族部落。
启河便把自己的来意讲明,拿出麦种,希望尧在本地推广。
这是小事儿,又是老师的要求,尧自然是照办。
他按照启河的嘱托,答应在秋天的时候叫麦子种下。
启河留下一千斤麦种,剩下的他全部带走,他要去往三苗部落。
那里是后世的武汉,种植小麦也很合适,自己在三苗部落说话管用,推广种植小麦易如反掌。
喜欢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