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兰想不明白的事,启氏的人却都做的很积极。
因为小麦做的东西真好吃,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他们十分渴望再次品尝美味的面食。
可惜河长老太抠门,把所有的麦粒作为种子,都种下去了。
他告诉众人想吃面食,那就好好呵护这几亩麦田苗,等明年丰收吧。
熬过了冬天,冰雪融化,大地复苏,春暖花开,麦苗开始缓缓的生长。
启河对待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的呵护。
浇水施肥,捉虫去除杂草,何长老甚至于亲力亲为,带头干活,指导那些奴隶和族人注意细节。
开春两个月,麦苗长势不错,但此时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手下人来向启河汇报说,他们带来的稻米已经所剩不多了。
这个好办,现在就动工,开垦出一片水田,把仅存的稻种也种下去。
这样再过四个月,水稻就能成熟。
历史上苏联人曾在这里搞过农场,种植水稻不成问题,最多是收成差一些。
启氏种植水稻的时候,引来了许多当地人围观。
他们虽然是以游牧民族为主,但种庄稼倒也不算稀奇。
可是能在水里长的庄稼,还真是第一次见。
从奴隶阿斯兰嘴里得知,种植的这种庄稼叫水稻,是那种白色颗粒的麦子。
煮熟的颗稻粒,又软又糯,还十分香甜,要是能吃上一碗,他可以三天不吃饭。
夏收,小麦成熟了,启河拿出准备好的工具,带领一众族人亲自动手收割。
十亩田里有三亩是大麦,他单独区分开收割。
割麦,扎捆,暴晒,碾压,扬场,晾晒入仓。
然后挑选颗粒饱满的麦粒,作为来年的种子
启河带着手下们一起动手磨面,和面,再次做成四大样,饺子面条,馒头,烙饼。
再次享受到了面食的香甜,有族人提议,像二季稻那样,现在就种一茬麦子。
这哪行,现在种下去,冬天没等抽穗,就得全部冻死了。
种植庄稼是要讲科学,当然企鹅也不会向他们解释什么叫科学。
告诉他们,只有秋天才是最好的种麦时节,照办就是了。
启河记得,大麦面粉做面包非常好,他试着尝试,如何做烘烤面包。
光青铜做的箱子,炉子就好几款,结果不随人愿,浪费了人力物力,许多大麦面粉白白糟蹋了。
做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和面饼没两样。
最后启河一生气,把所有的大麦全部处理了,一粒种子没留。
娘的,今年再开荒十亩,秋天全部种成小麦。
至于大麦做的面包,过一千年再吃,老子等得起。
麦收三个月后,迎来了水稻的丰收。
水稻收获,不需要启河亲自动手,族里的那些族人们,个个都经验丰富。
到了秋天再种上新一季的小麦。
启氏为了多开荒地,又雇用了大批的本地人干活。
这群东方人开启了雇工模式,用信誉建立了吸引力。
越来越多的游牧部落来到巴尔喀什湖畔,选择了落脚此地。
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启城,拔地而起。
那些慕名而来的游牧部落,围绕启城周围,形成一个个新的小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