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廷设立了燕然都护府,以镇守草原,又下诏书将原本的鸿胪寺重建为了藩务院。原本鸿胪寺的职责是接待番邦使者,负责他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朝见时候的礼仪等,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朝廷在筹备燕然都护府之后,鸿胪寺的重要性立刻拔高到极高。于是干脆组建了藩务院,专门处理番邦事务。李世民和王玄景经过多次考虑,并且总结了历朝以来统治草原外邦的优缺点,最终根据大唐的情况制定出来一套框架。李世民将前来朝贡,尊奉他为天可汗的番邦全部都纳入了藩务院。所有番邦爵位册封,汗位继承,必须要经过天可汗才行。同时诸国朝贡,以及朝廷赏赐钱帛也要通过藩务院进行。当然,对于番邦来说,与大唐贸易是很重要的事情,于是藩务院也将对番邦贸易也进行管辖。大唐和各个番邦都必须相互保证商队的安全以及财产,保障商路通畅。除此之外,各个番邦也在藩务院中有各自的席位,并且拥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藩务院会定期召开藩务会议,用来调解诸藩邦之间的矛盾和事务,朝廷官员则是负责调解,若是无法调解,则进行投票表决。按照超过三分之二赞成的结果推行。当然作为宗主国,大唐皇帝陛下,天可汗拥有否决权。当然作为伟大的皇帝陛下,天可汗也不会去随意违背去否决。除了这些外,各番邦需要响应大唐朝廷征兵,藩务院会统计各番邦大致兵力,朝廷需要的时候,可以征发番邦诸部兵丁,随同大唐一起出兵。对于藩务院的设立,诸多番邦部落还是很欢迎的,要知道以前在突厥时期,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哪天就被突厥人灭亡了。而且这样一来,也同样避免了小国无端被大国所灭,同时也限制了大国的权利。当然为了突出像是薛延陀、回纥、突厥等番邦的地位,朝廷决定册封他们为可汗。并且授予印信、旗幡、仪仗、金册。在这套体系当中,番邦诸部之间是不能轻启战端,不可随意攻伐,但是对外番邦诸部以外就没有限制,但是同样需要向天可汗报备。同样这个制度限制了那些野心勃勃的大部落,大藩国,一旦他们想要扩张,侵占周围小部落、藩国,这些小部落藩国就会向天可汗求救。到时候,天可汗完全可以下令征召那些小部落组成联军对其进行讨伐。虽然一个两个小部落的人口兵力很少,但是十个,二十个加起来,绝对要超过那些大部落。这些番邦部落的人口虽然比不上大唐,但是加起来同样有千万的人口。到时候大唐只需要派出几千或者上万精锐,选择优秀将领,就能轻易击败那些敢于反抗的部落。这些小部落和邦国,作为精锐不行,但是作为轻骑兵、辅兵来配合大唐精锐就刚刚好。同时朝廷也不用花费太多物资、兵力、粮草。朝廷通过三个大部落之间相互制衡,再加上其余的那些小部落,可以牢牢控制这些番邦诸部。再加上,还有西域王氏也派人前来上表,想要归附,再加上西域王氏的力量,大唐的这套规则制度就更加稳固了。“天可汗乃是昊天文王祝福之人,乃是要为天下带来繁荣、安定、富强,而不是战争与死亡,任何敢于违反、破坏这个制度的人,都是大唐与番邦诸部的敌人,诸国应该联合起来讨伐他!”李世民的宣言让前来朝贡的诸多小国番邦心中大喜,纷纷拜伏在地上,高呼道:“伟大的皇帝陛下,天可汗,我们愿意为您而战,请您接受我们的效忠!”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和王玄景明白,这一次的谋划已经成功了。这一套制度同样有不少缺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唐皇帝若是瞎搞,这一套制度很快就会完蛋。但是这已经是他们现在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制度了,至于说以后,那就只能让李唐皇室来培养优秀的接班人了。至于说这套制度能够运行多久,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完善,堵住那些漏洞。借助于这套制度,大唐可以掌控草原,并且可以从草原获得大量牛羊等资源,同时对西域诸国也有了很大的掌控力。解决了草原,接下来朝廷可以将目光投向西域。至于说辽东,因为当年杨广三征辽东,引发的大动乱,让天下百姓对于征辽东心有抵触。他们担心,李唐皇室也会像杨广那般,征调百万大军两百万民众征讨辽东。因此李世民虽然对辽东国很警惕,但是并没有决定征伐辽东。西域诸国中,有亲近中原,自然也有厌恶中原,有表面臣服的,也有墙头草,还有一些狂妄的。尤其是很多小国,困顿与眼界,认知,会有夜郎自大的问题。西域王氏已经派出使者前来归附,大唐在西域已经有了一个支点,接下来进入西域就容易多了。与此同时,王玄冀经略河西、河湟之地,朝廷大军从这里前往西域,一路上都可以获得补给,方便很多。西突厥这个时期也并不安定,就在不久之前,西突厥可汗被其伯父所杀,西突厥众多贵族开始争权夺利,出现内乱。西突厥实力丝毫不逊色dtz,前一任的西突厥可汗不断攻灭周围部落,实力越发壮大。强大西突厥可汗开始横征暴敛,结果就导致其帐下部落开始出现反叛,再加上和西域王氏诸国以及天赐之城的交锋失败,彻底引爆了矛盾。西突厥可汗被杀,然后贵族内乱。大唐朝廷得到消息之后,想要趁着西突厥内乱,无暇顾及的时候,出兵西域,将西域重新纳入统治中。王玄冀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在河湟、河西之地要进行大力治理,没有了dtz的骚扰,河西安定了很多,这也让王玄冀有更多的精力来治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