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
朱标一脸的不可置信,他吃惊的看向朱棣:“四弟,你……”
朱标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自以为平日里也算是友爱兄弟,也没有做出什么排挤弟弟的行为,万万想不到自己弟弟日后竟然如此污蔑自己。
朱元璋也在一旁冷笑着,他询问朱棣道:“咱怎么不记得,咱有说过燕王最仁孝之类的话?老四,看来你还是觉得咱亏待了你啊?”
朱棣冷汗直流,心中暗骂,日后那个登基的朱棣给自己找麻烦,事他是一个没做,可锅全是自己背。
朱棣马上跪下向朱元璋和朱标解释:“父皇待儿臣,天高地厚之恩,兄长对我们这些弟弟也是极为亲善,朱棣日夜铭记在心,怎会心怀怨望?神迹亦说,此事已不可考,定为后人伪作,绝非我之本意啊!”
朱棣就算有嫉妒朱标的想法,此时也不能承认,只能抓住神迹也没有实际钉死是他做的这一点,尽力解释。
对于朱棣的解释,朱元璋不置可否,他看向了朱标:“太子啊,这事跟你有关,你自己定吧。”
朱棣连忙又向朱标说道:“兄长明鉴,臣弟绝无异心,兄长太子之位众望所归,臣弟岂敢有他念!”
朱标沉吟片刻后,终于从弟弟污蔑自己的阴影中缓了过来,他走上前去扶起了朱棣,并说道:“老四啊,此事确无实证,不过神迹之事天下皆知,若不处罚你,朝廷威仪何在?”
说罢,朱标转头向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请父皇降旨,令四弟于京中自省三月,以察己过,待期满,再行返回北平主持边防。”
朱标最终还是不忍心对朱棣下重手,更何况他也不清楚朱元璋会不会支持他。因此决定先将朱棣圈禁在京城三个月,看看这三个月里神迹还会不会说出朱棣别的事情来,毕竟还是那句话,这都是未来之事,没有发生无法给人定罪。
对于朱标的处理方式,朱元璋同意了。
朱标又安抚朱棣道:“此行并非是不让你北平,只因此事突然,若不处罚,为兄这个太子还有何威严?三月之后,定放你回北平!”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朱棣还能怎么办,只能低头称是,希望自己的太子哥哥不会出尔反尔吧。
【也亏的朱标英年早逝,否则着名的永乐大帝估计也就只能一辈子在北方打蒙古人了。】
【话说朱标为何会英年早逝呢?要知道,朱元璋活了七十一岁,朱棣也活了六十五岁,这在古代可都算得上长寿了,这就证明老朱家的基因没啥问题。】
【可朱标呢?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十二岁即立为太子,三十八岁却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至今成谜。】
【朱标的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因为如果朱标健在,毫无疑问是由他来继承皇位,而不是直接传给他的儿子朱允炆。这样燕王朱棣也就没有理由发动“靖难之役“,大明朝很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历史走势。】
【也就没有了日后的土木堡之变了,或许明朝会更好,或许会更差,但总归会有变数。】
【明朝官方对朱标的死因大约有两种,一种是背疮,另一种是风寒。但这两种病似乎都不足以让年富力强的朱标突然暴毙,毕竟他可是储君太子啊,享受的都是当时最顶尖的待遇,因此民间便有各种各样传说。】
【因为朱标是从陕西考察回京后不久暴毙的,因此就有流言说,朱标其实是被二弟秦王朱樉谋害的。】
【理由就是,朱元璋因为对都城南京不满意,有意迁都到长安,因此委派朱标去陕西实地考察。而陕西是秦王的地盘,朱标在考察陕西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朱樉便派人暗中下毒,朱标回京即不治身亡。】
【先不说这其中的逻辑问题,就有一点就足以推翻这个结论,古代哪里有这么精准的毒药,不仅慢性,还能定好时间等到朱标回京后再弄死他,那朱樉可算是大化学家了。】
【因此秦王谋害说完全是不成立的,而最被人们所认可的朱标的死因,还是积劳成疾再加上心态有问题,最终导致他英年早逝。】
【在朱标担任太子的二十多年里,他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这种环境下他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而且,众所周知,朱元璋治国喜欢严刑峻法,手段剧烈,而朱标却不同,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他宅心仁厚,经常和朱元璋意见相左。】
【在和父亲的争执中,再加上繁忙的政务,久而久之积郁成疾也是理所当然的。古代可没人讲究什么心理疾病,朱标又是太子,更无人可以诉说心中的烦闷,多年积压下来,可不就是要出问题吗。】
【有一次朱元璋又因为臣子之事要大开杀戒,朱标上前劝谏。朱元璋便故意将一根布满尖刺的荆棘扔在地上,让朱标去捡,朱标又不傻,他当然没去。朱元璋便说:“你不见捡,是因为有刺而不敢拿,我现在杀这些人就是为你把刺都去掉。”】
【朱标却回复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有什么样的君主,才有什么样的臣民。】
【朱元璋因此大怒,追着要打朱标,朱标躲闪时从怀中掉下一幅画,上面绘有当年马皇后背着年幼的朱标艰难避祸的情景,朱元璋看见之后,怒气顿消。】
【有很多文献都讲朱标将此画随身携带是为了纪念生母马皇后,但如果说朱标藏画于身就是为了在他爹冲动的时候给他降降温,那也能说的过去。】
【总之,虽然朱元璋认定朱标就是自己的接班人,但是由于朱元璋自身的问题,他身上还是有些古代那些封建大家长的思想。朱元璋忽视了一点,朱标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有自己治国理政想法,父子缺乏沟通,却因此给朱标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朱标临终前,他还给朱元璋上表,阐述关于营建新都的有关事宜,这些国事,可能也是导致他积劳成疾的最终诱因。】
【最后,由于朱标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外出陕西一路的颠簸,最终导致年富力强的朱标,在回到京城后,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喜欢从嬴政开始盘点()从嬴政开始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