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俩长得不像。”
陈弄墨点头:“我眼睛像爸爸,其余像妈妈,大哥除了眼睛像您,旁的都随了爸爸。”刚好错开了。
曹秋华又递过来一张合照,陈弄墨定睛瞧去,2寸大的照片有些年头了,边缘已经褪色,照片中容貌秀丽的女人正严肃着表情,怀里抱着一个粉团子。
“。。。这是?”
“武闻那小子一周岁照的,那会儿你爸还在外头打鬼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臭小子一天一个样儿,我就想着长一岁给拍一张照片留念。。。”说话间,她就将手里的十几张照片全部拿了过来,然后熟练的按照年纪大小依次摆开。
“小时候长得更像我,越大越像德茂了。”
还真是。。。陈弄墨一张张瞧过去,从奶气十足的小包子,看到了眉眼锋利的少年人。
她翻开最后一张,反面写了1955月6号。
“只有到15岁的嘛?”
“臭小子越大越反骨,后来死活不愿意拍了,一直到去了部队当兵,大了些,懂事了,才寄了几张回来。”嘴上虽然嫌弃,但曹秋华摩挲照片的动作却是再珍惜不过。
陈弄墨将她的动作瞧在了眼里,弯眼:“秋华妈妈想大哥了。”
曹秋华也笑,一边收拾照片一边道:“是想了,尤其过年的时候。”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但国人对于春节团圆的概念却是一直延续至今,陈弄墨能理解秋华妈妈这会儿的心情,她帮忙一起收拾照片,岔开话题:“宗爸爸跟二哥什么时候回来?”
方才收拾完三哥跟四哥,宗爸爸便拎着不少吃食,与二哥一起出去了。
说是给村里头的孤寡老人送些吃食。
一开始陈弄墨还以为每个村都是这般,等细问才明白,只山顺村有这样的风俗,且年代并不久远,起始于1940年那一场人祸。
曹秋华将照片全部收进了信封中,闻言算了算时间:“最少要一个多小时呢。”
“那咱们开始包饺子吧,宗爸爸他们回来刚好赶上吃中饭。”除夕夜,村里杀了年猪,每家都分了一大块,今天的饺子就是白菜猪肉馅儿的。
“行!”
=
饭后,落雪越下越大。
今天放假,不用学习的陈弄墨被秋华妈妈裹成了粽子,跟着哥哥们一起往生产队公房出发。
公房是秋收暂时存粮的地方,也是集体劳作的屋子,地方很大,墙面也高。
每次公社放映员过来放电影的时候,都会选在这里。
除夕过节,老书记很是磨了一番嘴皮子,才争取到今天放映电影的机会。
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消息传播的比陈弄墨以为的要快的多,等他们兄妹几人穿着新皮靴,扛着小板凳,从山脚赶到公房时,里头已经挤挤挨挨坐满了人。
不止是本村的,就连邻村也来了不少村民,每个人都穿出来最齐整的衣服,喜气洋洋的聊着天,明明离电影放映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
陈弄墨看着黑压压的人头,仰头问:“咱们是不是来晚了?”
“不晚,走这边。”曹留将凳子举过头顶,示意娇小的妹妹跟在他的身后,而同样如小山般壮硕的陈怀立马跟了上来,与二哥一前一后护着人往前头挤。
“到了。”完全没有被挤到的陈弄墨闻言抬头,就瞧见不远处有几个半大少年身旁余有空位,正朝着他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