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和快递,哪个不是这样送的?
在后世司空见惯,只不过在80年代,还没有这么完善体贴的服务罢了。
文殊兰从合同里,挨个把有电话的几份挑出来。
“先给他们送去,尤其是商老板这边,他一口气拿了5台,是咱们最大的客户,优先送他的。”
文殊兰想了想,看向梁嫂,“梁嫂,这事你来负责,不要一个人去送货,叫一个人跟你一起去,两个人稳妥些。”
3000多块钱的音响,怎么说也算是贵重物品了,而且客户付了钱,身上揣着那么多钱回来,多个人也能有个照应。
安排好之后,文殊兰拿着小本本和笔,走到放着第一台音响的桌子旁边,拉开椅子坐下。
这就是她的办公桌。
挺简陋的,但文殊兰很满意。
创业初期嘛,条件艰苦,当然一切从简,没那么多讲究。
她打开小本本,细细盘算了一下,第一批订单,15台音响,做得七七八八了,还剩下几台,到了精修猫头机箱和调试音质的阶段,用不了几天,这几台也会陆续完成。
那么,问题就来了,做完这批订单之后呢?
要开个音响专卖店,专门卖音响吗?
那是不是还要注册个公司和品牌,把猫头音响的影响力打出去,做独立品牌?
这无疑是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但要真这么干,需要投入的资金就太大了,以她现在的资金状况,根本顶不住。
80年代虽然遍地是机会,但是机会也是有成本的,普通人没有足够的本钱,再大的抱负和技术也就只能进厂。
老老实实打工,最终能混到个厂主任,已经算是人生赢家了。
但文殊兰不想这样。
前世当打工人,肥了老板的腰包,她自个儿的健康却掏空了,最后猝死在打工岗位上。
这辈子不想重蹈覆辙了。
再看仓库里,忙得热火朝天的军嫂们,文殊兰长长叹了一口气。
之前,她一个人摆摊创业,盈亏自负,是挺潇洒快活的,但是现在,团队里不止有她一个人,还有这几个嗷嗷待铺,等着跟她一块儿挣大钱的军嫂。
从拉她们入伙那一刻起,就注定她得扛起责任,不可能再做一个进厂的打工人了。
不然,她是工作稳定了,这些军嫂咋办?
总不能拍拍屁股走掉,把她们扔这儿吧?
“可是总共8个人,都靠我一个人发工资,三两个月没问题,时间再长些,我也顶不住啊。”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源源不断有活干,保证所有人都能持续挣到钱。
“这不就又回到原点了吗?怎么样才能有订单,让做出来的音响卖得动?”
要么靠上门推销,或者找个地儿摆摊,一台一台卖,要么开音响店,在店里卖。
“3000多块钱一台,摆摊估计卖不动,会在摊贩上买东西的人,不会认为一台音响值3000多块钱,音质再好也不行,而且风险很大,很容易招来歹徒抢劫。”
那就只能开店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开店的钱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