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巴汉格隆是蒙古人,供词也是蒙语写成。
三个大学士都是汉人,平时康熙跟伊桑阿等人说满语,他们尚且听不懂,何况蒙语呢。所以供词传过来给他们三个看时,只有吴琠象征性地看了一遍,便还给太子了。
内容,刚才身为蒙古人的太后,已经为在场众人,逐句翻译过了。
大阿哥觊觎皇位,命巴汉格隆下咒,企图杀害皇上和太子,然后再以皇长子的身份,荣登大宝。
这份供词,吴琠不在意真伪;大阿哥是否丧心病狂,日后等皇上醒了,再审理也不迟。
此刻的他,只关心一件事。
要不要冒险,保一把大阿哥。
他和大阿哥并无私交,虽然对方时常使些门路,试图交好。
吴琠想保大阿哥,主要还是因为,他想留住一个,绝对不会背叛皇上的皇子。
太后明显站在太子一边,皇上不清醒,没人敢违抗太后的懿旨。太子监国,再讨论过两三个来回,估摸着,就能定下来。
如果大阿哥再被定罪,太子在此便全无敌手,可以随心所欲。
“太子殿下,臣吴琠,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大学士自打进来,这还是头一回讲话,怎能不让说呢。讲吧。”
在太子和海枫的事前推演中,早算出吴琠会跳出来反对,应对之策,也已经定下了。
“是,臣谢过太子殿下。臣斗胆启奏,大殿下是皇长子,又已封郡王,若按太后娘娘的意思,直接削爵圈禁,未免动静太大,招致宫外,谣言四起。如今既然还未定下,到底要不要晓谕天下,皇上受邪气所惑,那大殿下的事,是不是,该先放一放。”
这是相对稳妥的处置,绕开了大阿哥究竟有罪无罪这个问题,把宣判的日期往后拖,最好拖到皇上苏醒,重新掌握朝政的那一天。不仅大阿哥的党羽们觉得好,纷纷表示支持,就连一些还没搞清楚情况的中立派,都在点头赞成。
太子没有接受吴琠的缓兵之计,而是另外,抛出自己最关心的议题。
“吴大学士说得不错,定下大哥今后如何之前,总得先定下汗阿玛神智恢复如常之前,朝政该怎么办。吴大学士对此,有何上策,说来听听。”
吴琠立刻听出,这是太子,在向他要交换条件。
要保住大阿哥,就得同意太子监国;如果他不代表大学士们表个姿态出来,大阿哥,也很难保全。
两边都有筹码,正在无声地,讨价还价。
“启禀太子殿下,臣以为,殿下多次为皇上监国,颇有实绩,是最合适的监国人选。只是,若皇上三两天便可痊愈,监国一事,刚传进南书房,皇上这边又醒了,朝令夕改,多少显得草率。不如先等个几天。”
“哦,等几天。吴大学士看,等几天合适呢?”
“臣愚见,七天如何?”
“七天。那这七天里,京中来的奏折,各地报上来的大小事,难道都搁置着么?”
“不,自然不能。”
看吴琠被太子逼得太急,满头大汗,站在他身后的张玉书,开口帮着说了两句。
“殿下,不如这样。折子也分轻重缓急。不大紧急的事,暂且先搁着,等等皇上;实在着急的,臣等向太后娘娘、太子殿下请旨,以皇上的名义,发出去。”
太子强忍住心中狂喜,装模作样等了一小会儿,才用无奈的语气同意。
“那就这么办吧。赵昌,去在汗阿玛这院子,挑一间宽敞些的屋子,给三位大学士用。三位今晚起,就住在这里,汗阿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醒了呢?”
吴琠听到张玉书的建议后,本来觉得很不错,可他看出来了,太子,非常喜欢这个主意,急忙要反对时,又被这个搬迁的命令,给迷惑住,错过了发声的最佳时机。
太子如果要搞些动作,应该尽量不让外人接触到皇上才对,怎么会特意让他们三个,紧挨着皇上住下呢?
重大议题都说完了,太后请所有人都回去休息,只留下三名大学士在这儿,等着太监们,取他们的行李过来,看那个意思,甚至连放他们回原住处的空暇,都不打算给。
吴琠心急如焚,忽然想出个主意,暗地里拽了两名同僚的袖子几下后,借口要松松筋骨,走出殿外。
倒是没有人拦他,但两个小太监,跟在身后,明摆着要监视。
过了不大会儿,熊赐履、张玉书也出来了,身旁果然也是有太监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