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如沉寂一段,厚积待发。
那边,张明月乐呵呵的笑道:“小姐竟也有狐假虎威借他人之势的一天。”
什么“邹大人”的世侄,若让他们知道顾崇玉的身份,不得吓死。
“那姓邹的也挺上道,不知他那恩师是谁,名头这么好使。”
顾崇玉并不认同张明月的看法:“你说错了,我借的本就是自己的势。”
她的身份不能暴露,指使邹大人的是离开靖西府前,周应熊给的一张名帖。
周应熊称李知巡一声恩师,这邹大人也是李知巡的学生。
但,她今日借的是李知巡的势吗?
自然不是。
李知巡若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璃洲府郡守,这邹大人虽然会给李知巡面子,却不可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
现在的李知巡有自己帮衬,附近几地售卖糖的生意都给了他
李知巡办事也不拘拧,直接公开拍卖,号称“糖引”,谁出价高,就把糖放给谁,着实赚了一笔。
郡中有了银子,以前该干的事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了,着实给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些实事。
有人眼红参奏李知巡,说他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李知巡就将自己的账目交了上去,所有的进账,银子去向,一个铜板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自也有人出来为李知巡说话,他既没有盘剥百姓,又没有哄抬糖价,每一纹钱都用在老百姓头上,怎么能说是中饱私囊。
这里面有像李知巡这般一心为民的,不想李知巡因这事被撸了,也有晶糖的既得利益者,特别是陈家一系的。
他们从顾崇玉手中直接进货,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收入腰包的。
今日,李知巡是中饱私囊,那他们是什么?
他们盯上了李知巡的“糖引”,要求拿出来大家共享,明日是不是就得盯上他们了?
所以,李知巡还没怎么喊冤,堂上两派就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没出一分银子,璃洲府的百姓就对他感恩戴德,他又不傻,自然是站在李知巡这边。
还训诫那些眼皮子浅的,自己有能耐就自己去想办法,开源节流,造福百姓。
没能耐就把位置空出来,让有能耐的上。
自此,李知巡算是老树发新芽,在皇帝面前是挂上名号得了脸了,
这一任好好干,再换地方就要扶摇直上了。
作为李知巡的学生,邹大人正愁没有机会,在李知巡和周应熊这个得意门生面前露脸呢,顾崇玉找上门正中他的下怀。
所以,顾崇玉说她是“借”自己的势,一点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