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孩子上学还要花钱,他们难免着急心慌的。
宋春梅:“娘,没事儿我去房顶上翻翻蚬子干。”
“行,你看看晒的咋样了。”
最近他们村出海打鱼,这种不值钱的小鱼小虾还有蚬子什么的,几乎都不会便宜出给二道贩子了。基本上都会自己留下来,回来晒成干,做成海鲜干货。
这是村里开会定下的,田朗会按照市场价收购。
大家也都是愿意的,海鲜干货的市场价总是好过便宜的卖了,这样也是双方都满意。
这也是先头儿田朗提出来的,他想集合村里人一起干,但是现实却是不太行,主要是各家情况不一样,而且人多了谁说的算?田朗这样的小辈儿,天然就没啥话语权了。
再说各家养船,集合在一起,多了少了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反正各方面的考量,田远山也召集村里人开会了,大家都觉得合伙儿干,不太行。田朗也看出来了,虽然他们村的人也算是齐心,可也要看实际情况,现阶段就一起干不太合适。
既然如此,他也迅速调整自己方案,自己单干。不过因为自己一个人干,他也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只能从小了干起来。他主打收购的就是一些干货,打算弄到不临海的其他城市批发。
本钱不多就有本钱不多的干法儿。
好在第一波儿大家是允许后给钱的,这就给田朗省了事儿。
关于这个,大家倒是没意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同意的,大家都答应把一些海鲜做成干货出给田朗。别说田朗出的价格是市场价,就算是田朗给的价格不如其他人,恐怕他们也还是会出给田朗。
他们到底才是自己人,这一点大家还是仗义的。
不过田朗也不是让人吃亏的个性,他给的价格并不差。
宋春梅他们家是有船的,东西多,不过就算是不养船的几家赶海也攒了一些东西的,这东西就是这样,不临海的城市碰到这些东西都会觉得是好东西。特别的鲜美。
但是他们临海就不同了,相比于刚来的时候看见什么都是笑成菊花脸,两年下来,大家就不是那么喜欢了。特别是比较多蚬子什么的,小
鱼小虾也不像是开始那样(),都舍不得浪费。
现在都有喂鸡喂鸭的了。
可见人适应了一个环境就会有些变化的。
所以虽然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赶海?()?[(),但是也不是为了自家吃,晒成干货,出给田朗也能赚钱的,那何乐而不为的。所以虽然现在补贴停了让不少人麻爪儿了,但是因为时间多了,村里介绍的工作也还在,所以忙碌起来也赚钱,不管多少,倒是并不会过不下去。大家反倒是没有太大痛苦。
补贴是真香啊。
但是这个钱也不能一直给他们,大家早早就有数儿,所以真的到头了,虽然有点上火,但是也不是很难接受。各家都忙活自己的事儿了,宋春梅顺着梯子上房翻着蚬子,就见隔壁王槐花也在房顶上呢。
王槐花他们家没有养船,村里为数不多几家没有养船的,除了王槐花他们家,就是兰妮子家,田富贵家,再就是青枣他们家还有杨家父子。
这就看出来了,这不是勤劳不勤劳的事儿,主要还是人少,或者劳动力不行。
其实宋石头家也是人少,但是人家肯干,可以和别人合伙儿的。
如果没有劳动力,那么合伙儿都不成的。
不过别看有些人家不养船,但是赶海也有收获,王槐花也晒了一些蚬子干,她看着老田家的房顶上,羡慕又蠢蠢欲动,宋春梅一眼就看出这人动了心思,赶紧警惕的说:“你可别跳过来拿我家的啊。不然我可不客气。”
不怪她这么说啊,两家的房子挨着,都不用跳,一个跨步就过来了。
王槐花不自然的撇嘴,说:“你咋这样想人,我再怎么也不至于干这个吧?我羡慕归羡慕,就看看还不行啊!”
确实,虽然各家的房子都是挨着,一家挨着一家来回窜挺容易的,但是各家是啥样谁不知道啊。这要是真的丢点东西,那么保准要闹起来的,谁让他们这种小岛有外人很明显呢。
都是自己人,就没啥说的了。
王槐花遗憾的很,羡慕嫉妒的看了一眼宋春梅,宋春梅:“你看啥看,别怪我不客气啊。”
王槐花:“你这人咋脾气这么大,我看看还不行了。哎对了,你家这次能出多少?”
宋春梅:“干啥?我肯定是要都出了啊,反正咱岛上也不缺这个。”
“那倒也是。”
王槐花:“还别说哈,这个田朗还挺能干的。”
宋春梅倒是说:“田朗也不容易,去推销东西,哪里那么容易了。”
是的,田朗又走了,田朗这次是带了一些样品离开的,他这次又是去了省城。他们省内最富裕的就是滨城和省城,可是滨城临海,所以他没想过去滨城,直接再次奔着省城去了。
宋春梅感叹:“我儿子要是有小朗这个闯荡劲儿,我可真是啥也不用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