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来的计划,陆小石要挖够这些竹笋少说也得两个钟头。
但有了大福的帮助,他竟然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那这多出来的时间,便可以让他去有更多时间去寻找其它山货了。
在即将走出竹林之时,陆小石在一晃眼之间,好像瞟到了什么东西。
他赶忙回头去寻找,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一些很是显眼的“白杆杆”!
“那是……竹荪?!”
陆小石一眼就认出了这些“白杆杆”是竹荪,因为这东西的辨识度真的很高!
竹荪一般有着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菌柄,还有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子呈空心网纹状,看着就觉得颤颤巍巍,就像是养在深宫里的骄矜的公主一样。
也正因为它奇特的造型,民间有人称它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以及“菌中皇后”。
这玩意儿不仅长得好看,味道更是香甜鲜美,口感极佳,甚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即便是在后世,它也常常出现在国宴上。一碗“竹荪芙蓉汤”不知征服了多少外国人,“驰名中外”一词可以说丝毫不夸张。
而在70年代及以前,竹荪贵到难以想象,它过去甚至是皇帝才能有幸食用的佳肴。
那时候的香港市场里,一级竹荪最高能卖到5000~8000元公斤。
按照当时的黄金市价,1公斤竹荪就相当于1两黄金,竹荪也因此有了“软黄金”的美誉。
在巨额的经济效应下,从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就开始大量进行竹荪的人工驯化栽培,并且陆续出现了驯化成功的例子。
80年代末90年初的福建古田县大桥镇农民,就成功栽培出来了竹荪。
100㎡的土地上,他收获了竹荪干货1500克,并且按照当时800元公斤的收购价被回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人工驯化初期,产量不可能一下高起来。就算后世的市场,菌种的退化问题一直存在,生物转化率不高,产量也不是很高。
所以,即便可以人工栽培成功,竹荪的价格依然还是较高。就算是四十年后,竹荪还是可以卖到几百元每公斤,算是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眼前这十来根竹荪,加起来恐怕最多不过二两重,而且还是新鲜的。
要是晒干后,最多怕是只有1两左右,数量太少,药店恐怕都懒得回收,还不如拿回去煲汤喝,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老弟有口福了!”陆小石呵呵笑着把背上的竹筐放了下来。
眼前这竹荪才刚刚长出来一些,还没有达到采摘的程度,所以陆小石还得再等一段时间才行。
竹荪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以及它那昙花一现的实体。
它从孢子长成子实体,需要1年的时间,而子实体的生长周期只有几小时,采集时间更短,只有那么几分钟。
竹荪一般凌晨4点至7点破土而出,绽放时间极为短暂,如果没有被及时采收,野生竹荪会自溶腐化。
可能有人会奇怪,这大冬天的能有竹荪?
其实竹荪一年四季都能出现,市面上的春荪较多,冬荪一般很少,所以冬荪的价格也较春荪更高。
好在没有让陆小石等太久,竹荪就已经完全绽放长熟。
陆小石小心翼翼采摘了这些美味,将它们放进了腰间的布袋中。
今天收获不错,陆小石心情异常美丽,甚至还哼起了不着调的歌曲。
大福依旧在陆小石周围晃荡,它的精力仿佛永远都是那么饱满,那么旺盛。
没走多远,大福猛地定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瞅着前面的一片干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