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怀雅说道:“我们郑重的邀请您加入电话公司董事会。”
“至于股份。”
他咬牙说道:“我们可以割出10%,实在是只能这么多了。”
“GOOD。”
高要说道:“乐意为本地公司略献绵薄之力。”
1881年,大北方电报与一家名叫东方电话的公司合作取得贝尔电话系统的专利,并向港英政府申请在港设立电话转驳站,于此经营电话通信服务。
这是港岛电话由来。
其后该公司于1905年2月1日与港英政府签订协议,取得二十五年的电话服务专营权,开始投入更多资源发展业务。
遗憾的是后面既碰上了一战,令其经营连年亏损。
战争结束后,公司一方面重整业务,另一方面则与港英政府洽谈增加收费、弥补亏损。
港英政府则考虑到战后内外经济环境欠佳,而且加费幅度过大,故拒绝其要求,并反而建议公司应投入更多资源提升服务素质。
有关公司也不甘示弱,表示若没法提高收费,公司不会考虑增加投资,并提出港英政府可以延长专营权做补偿(按早前规定,专营权将于1930年届满)。
由于双方各持立场,谈判没有进展,为了检讨并处理电话通信的问题,港府成立电话委员会检讨。
其后委员会认为,该公司在伦敦注册,股东及管理层难以照顾港岛利益,每次要求加费的理由也未顾及本地的实际情况,并认为该公司缴交的盈利税,只是给予伦敦政府,而非给予本地政府。
所以均被批评为对本地政府没有贡献。
由此,注册于港岛本地的电话公司成立,并采用换股的方式全面收购原电话公司。
正是因为有这个前提在,高要才会说出这等话。
施怀雅松口气,现在这MR。高已经娶了葡国太太,假以时日,就会真正走入西人的圈子。
真是越来越难对付了啊。
“那么我想MR。高一定有办法解决当下的争议?”
施怀雅说道:“工程师已经加班加点,预计一周内,线路转驳自动化系统就能运转。”
“GOOD。”
高要赞道:“其实市民们的诉求无非是希望可以早点用上电话。”
自从本地这电话公司成立后,其发展很快,截止1931年,其便引入线路转驳自动化系统,令通信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截至港岛沦陷前,当时全港已安装有二十五万台电话机,若以1941年人口约一百四十四万计算,则每六十人便拥有一台电话。
可惜的是,这一切在战争中基本都被破坏。
现在电话公司等于是从头再来。
在这等情况下,等于是新公司的电话公司确实无法承受庞大的舆论压力。
而且他们也确实低估了华人的决心。
“当然。”
施怀雅说道:“这也是公司的心愿。”
高要说道:“虽然如此,但是不能没有补偿。”
施怀雅早料到这点,他飞快说道:“我们有一个草案请MR。高过目。”
“作为弥补,自本月电话通机后,公司将免除半个月的使用费。”
“同时,本月装机将打9折。”
所以说,鬼佬做生意真的是鬼头鬼脑。
这套方案其实是电话公司准备拿来搞高要的。
只不过忽然听说高要竟然娶了濠江黎家之女,他们这些人自然晓得黎登之名,思前想后,便决定还是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