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袁继为首的那些人也不是干干净净就走了的,他们给许盈埋了不少雷呢!
比如留下一支孤军,然后化整为零,等到许盈部入城之后就各处搞事情。杀人放火打游击,都是可以的!别看这些都是小动作,但就是这些小动作才麻烦呢!
占据建邺这种地方,能让一股小势力顷刻之间拥有号令天下的资格,但与此同时,自己就会成为靶子!很多事情就得担着!之前袁继是如此,如今许盈入城,也会是如此。
而留下的这支孤军还只是袁继手笔的一部分,还是摆在明面上的一部分!真的留在暗处的,其暗中搞事情,则更加隐蔽,杀伤力也更大。
对于袁继最后留下的手笔,留在建邺的人自然心里大骂无耻(他们就算不是反对袁继的人,至少也是不支持的)。与此同时,他们心里也为许盈捏了一把汗,担心他进入建邺之后掌握不住局面。
或者说,就算掌握住了局面,也会伤害自己的名望很多有名望的人物就是这样,不用做实事、担当大任的时候,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形象和圣人也差不多。可一旦被拉入‘世俗’,圣人什么的可就做不成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莽。
但就在第二天,许盈没有犹豫,立刻就带人入城了!这个举动,好处是让其他人见到了他的决心,有这样一个行事风格足够大气的人物,无论是下属,还是不相干的人,都是要高看一眼的。坏处也十分明显,眼下的建邺正是暗潮汹涌呢,不待整理一番就进来,一旦出了什么事,许盈就会陷入到非常被动的局面。
但他还是选择进城!
而之后许盈麾下的表现简直让建邺城上下刷新了一遍认知没有劫掠,字面意义上的那种。许盈部进入建邺之后,军容威武是人们的第一印象,而之后对百姓的友好却是比第一印象更让人意外。
这一路来,能且战且胜,许盈部的战斗力已经不用怀疑了,军容威武在一些人看来也在意料中。但一支会对老百姓友善的军队?就地征收粮草真的会花钱,而且是正常价格的军队?会睡在百姓屋檐下,而不会霸占百姓房屋的军队?会帮着百姓做事的军队?
这真的是超出认知了。
军队入城之后,混乱的原因一半在军队,另一半则在城中的‘有心人’。许盈这里手下军纪好成这样,军队这一半是不用担心了。于是许盈入城之后,重心都在解决‘有心人’。
军队的表现获得了建邺城百姓的信任,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才不管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谁主政呢!他们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活命,能不能少一点儿担惊受怕。而一个能将军队管束成这样的大人物,他们是愿意信任的——这既是因为此时的人单纯,也是因为老百姓可选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至少对比起别人,有着这样军队的许盈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获得百姓的信任,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决定了一切!刘邦是和长安百姓约法三章之后才站稳脚跟的,而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到信任的许盈,之后再做什么事都是有加成的!
许盈很快让人联络了城中以钱道远为首的情报人员,私下做情报工作,打击袁继留下来的暗线。另外,许盈则让人宣讲早就拟好的许盈版‘约法三章’,这些都是很简单佷容易明晰权责的规定,是一种战时的临时治安规定。之所以安排上这个,是为了最快时间恢复建邺治安,让建邺这座城市本身恢复‘正常’。
这些事情因为百姓信任许盈和许盈的军队,进展都很快。
而就在第三天,稳住了建邺之后,许盈这才答应见那些要见他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如韦训这样事前搞了串联的人要来帮他稳局势,就不再是雪中送炭了。如此,许盈就占据了主动权,既能借这些地头蛇迅速安抚建邺,又能限制这些人的手,不让他们太过分。
这也是许盈提前就有考量的。
第388章
入秋之后,秋老虎也强势不了多久,到了时节,便一日凉爽过一日了。这对于南渡之人来说是很能松口气的事,毕竟让一群北人适应南方的炎热也不容易。这年头又没有空调,即使有权势的人可以住避暑别墅,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有权势就代表着忙,忙起来的人都是连轴转的,哪能去山里避暑别墅耽搁。当然,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权势还不够大。如果权势足够大的话,自然能够让别人围着自己转,去避暑别墅也不会影响自己正在做的事。
而如今,正是一个月以前还掌控着南方大地最高权力的人(至少名义上是如此),在天气日渐凉爽的当下,日子却是极为难过。他们几乎没感觉到天气的凉爽,仿佛依旧是六月盛夏时的样子。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心态的问题!以侨居势族为核心的袁党,此时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热的脚都站不住了,热的心都焦了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数九寒冬也不管用了!
袁党一伙,裹挟台中大臣,带着可以信任的军队退守到了京口。对外的说法自然是‘忍辱负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之类,然而这种说法没太大用处,稳得住上面的人,却稳不住下面的心。
历史上不乏几次失败,直至家底全部败光,最后还能东山再起的人。但这样的人终究是历史上的异数,事实上,这样的人如果多一点儿,史书上也不会对他们大书特书了!而具体到如今的袁继,他或许在时局中正逢其时,曾经是很多人眼里能改变一切的人物。但最终事实胜于雄辩,经历足够多的事后,大浪淘沙,真正的成色便显露了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