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郭嘉等人说的,李竹的计划,基本上可以堪称完美,所以众人在商讨后,又对细节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便让李忧作为代表,去和刘备奏请此事,
当然了,
说是奏请,其实也就是通知一声,对李忧等人充分信任的刘备,几乎是没做什么考量,便将此事定了下来,亲自下了天子诏令,让曹操在前线放手施为便可,
其实,
真要是较真的话,古往今来,天下帝王,鲜少能有人做到刘备这个地步,要是双方身份对调,换做曹操坐在这里,刘备在前线作战,那么现在的曹操多半就要开始怀疑刘备这条计策的动机,
这对整个战局,无疑是会起到拖延作用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在实力明显更胜一筹的作战中,前线的失利,大部分都是因为后方的不稳定和不信任,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足以证明刘备这个新晋天子的合格了,
而就在这封诏令发出的三天后,
大汉和安息的战火便被陡然点起,
自从两方宣战,大动兵戈就是早已预定好的事,两方兵马全都不约而同的堆在国境线上,相互摩擦之下,彼此都动了肝火,
尤其是安息人那边,
往日将兵力收缩城中的时候还好,但真正将兵力铺开后,又一件让安息人无法接受的情况悄然出现,那就是没逢夜晚,军中就会有奴隶向开伯尔要塞的方向出逃!
没办法,谁让安息军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士卒也是奴隶演变而来的呢?
这些人,几乎都是十几人一伍,兵械差劲,战甲粗糙,很显然,一旦开战,他们就是单纯的炮灰!
没人指望他们能杀出什么军功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大汉骑兵冲过来时挡在前面,用自己的性命,让大汉的骑兵减速下来,
这是一个很阴损的招数,但阴损的招数往往有用,这种人肉减速法,就是神仙来了,也没办法,
但事实上,有利必有弊,奴隶也是人,但凡不是傻子,都不会用自己的性命去换战事的胜利,开玩笑,仗能不能打赢,和他们这群奴隶到底有什么关系,就算侥幸或者赢下胜利,军功也和他们没关系,
安息的奴隶制度和贵霜不同,虽说不至于完全不把他们当人,但也差不太多,军功,上边的人还分不够,能轮得到你?
想的倒是挺美!
以前安息基本都在和罗马开战,他们两国,对待奴隶的态度乃是大同小异,所以才不会有大规模出逃的情况,但现在的大汉可不一样,只要是青壮,全都收拢入城,根本不担心有内奸的问题,
这种情况,但凡是个奴隶,怎么可能会不想去往大汉呢?
当然了,
曹操自然也不会是真的完全不担心内奸的事,而是这件事一直都在由别人处理,
如果有人仔细探查的话必然能够发现,在开伯尔要塞以及花剌子模地区,几乎每天都会有从安息过来的青壮奴隶在不知不觉中人间蒸发,这些,当然是郭奕的手笔,
可别小瞧了这位贾文和的大弟子,这些年过去,他早已培植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死士,安息这种安插内奸的手段,在他看来,实在是过于低级,
在他的运作下,
这些混杂在逃亡奴隶中的安息内奸,连一点消息也传不回去,如若不然,安息也不会急成现在这个样子,
但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事实就是,
实在接受不了奴隶溃逃的安息,终于开始对大汉动起了刀兵,只不过这下场嘛,肯定是好不到哪去就是了,
虽说在李竹的谋划下,曹操没打算一口作气去占便宜,但也没打算吃亏,
正面战场,有曹操自己亲统中军,将安息的大部队死死咬住,不得寸进,至于两方侧翼,一方由诸葛亮、姜维坐镇,并州狼骑加上八千陷阵,根本无人能挡其锋芒,
另一方,则是由赵统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