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跪在那看着这边动静的扬州百姓,看到这一幕时,便知道到了什么环节,便都磕头下去,无声无息,但是几乎是同时。
这一幕,让人看得很是震惊。
至少簇拥着崇祯皇帝的这些京营将领,表情肃穆,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何为民意!
崇祯皇帝见了,哪怕他事先都知道扬州百姓会这么做,可此时此刻此景,他也是有些激动的。虽然为了中兴大明,或者说为了屁股底下的皇位,还有一些来自后世的良知,他一直在做的,就是能让百姓活得好一些,能为百姓考虑一些。
这些事情,在他看来,该是他在付出。
在太原救灾之后离去,凯旋回京时,他都有受到百姓的欢送,但是他心中的震撼和触动,却远不及此时。
崇祯皇帝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总不可能因为这次有收礼吧?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他跨步前行,到了代表扬州百姓民意的史可法面前,亲自把他扶了起来,尽量平稳地语气说道:“礼轻情意重,朕非常高兴,这礼,朕收下了!”
说完之后,他走到了史可法的背后,来到那块展开的巨布面前,伸手抚摸了一下,然后抬头看向后面的扬州百姓,稍微犹豫片刻,大声说道:“朕收下了!”
方正化听到,便连忙指挥一群锦衣卫校尉上前,接过了这块巨布,同时小心翼翼地吩咐道:“小心点收好!”
崇祯皇帝看到扬州百姓都抬头看向这边了,便伸出双手虚扶,示意他们都起身。
扬州百姓见到皇帝收下了那份心意,便不再跪着,一个个地站了起来。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皇帝。
江风吹过他们的衣裳,确实能见他们的衣裳一角都已剪去。
此时的崇祯皇帝,根本没有料到,扬州府的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扬州的这些事情,所有的衣裳都会缺少一角,最终成为了扬州特有的衣裳风格,一直传到后世。
没有扬声器,崇祯皇帝也没法对老百姓说话,只能吩咐史可法道:“扬州百姓的心意,朕已经收下。这天寒地冻的,百姓待在这野地里容易着凉,让他们都回去吧!”
史可法听了,有点为难地说道:“陛下,他们非是微臣喊来,乃是有感陛下恩德自发聚集,微臣怕是无法让他们离开,都是来送陛下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转头看向运河上,确实听着一艘大船,其他的船都小,他便对史可法说道:“南京水师的船也遭了风灾,如今只来了这么多,一次大概只能渡三千来人。扬州百姓要是在这等着,天黑了都渡不完的。”
听到这话,史可法还没说话,史得威却忽然说道:“陛下,末将去说说,该是能再凑一些船出来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明白他是指什么。
之前的时候,他雇佣扬州的车船都没多少,是扬州的百姓不愿接近他。但是如今,该是情况不一样了。
崇祯皇帝想着大军最好能尽快过江,便点点头,让他去了。
扬州百姓那边,听到史得威过去喊话之后,顿时不少人动了起来。然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驶出了一艘又一艘的船只,大大小小都有,商船,画舫什么的种类繁多不说,数量之多,甚至超出了崇祯皇帝的意料。
他稍微一想,其实也想明白了。
扬州就在运河的长江口,船运自然是发达的。之前的时候,百姓都把船给藏了起来,不想被大开杀戒的皇帝雇佣。
或许也是因为这点,扬州这里的大部分船,就刚好躲过了风灾。因此,这次知道皇帝要用船之后,这船的数量就超出了皇帝的预料。
一段时间后,史得威满头大汗地跑来见崇祯皇帝,向皇帝禀告道:“陛下,扬州百姓都说了,陛下要用船的话,他们自愿搭载京营将士们过江,分文不收。要是给钱,他们就不搭载了!”
边上的史可法听了,连忙向皇帝解释道:“陛下,这是他们的一片心意!”
崇祯皇帝听了,并没有坚持,反正他是皇帝,有的是办法回报百姓的这片心意。
于是,大军开拔,有序上船,浩浩荡荡的船队,驶向长江对岸的镇江府。
崇祯皇帝坐得自然是南京水师的战船,也就是最大的那艘一号福船。
他是第一批,位于船队的中间位置。
长江在这古代就是天险,江面极宽,哪怕没有台风,江心的浪也是不小的。
不过对于大船来说,普通的长江风浪是不会有特别感觉的。
前世时候,崇祯皇帝也横跨过长江,不过是坐火车。此时上了船,便也在甲板上欣赏这个时代的滔滔江水。
可谁知,就在战船到了江中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