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 第170章 雷霆之势(第6页)

第170章 雷霆之势(第6页)

还比如,收税对明朝官员来说,那是搜刮民脂民膏,没有一点国家需要赋税才能正常做事的认知。于是,就有这样奇葩的事情发生,摆一个框在衙门口,让百姓自己交税,爱交多少交多少,不交也没人查,以此表示当官的是为民请命!

第一,实施扬州府粮食管制,粮价一石一两银子为基准,但是不能多买,而是按照人头最多买两天的量。

崇祯皇帝听了,不知可否,而是又问道:“扬州府的粮田一共有多少,按县报来!”

本来以为皇帝领军经过,扬州城至少会更安全,结果没想到,竟然是这一幕。

比如大盐商某某某,偷税漏税多少,养了何处贼寇,兼并什么土地,售卖多少私盐,行贿谁了等等,皆记录在案。其中有不少盐商,在盐的制作和买卖中,甚至背负了命案。

但是,这些军中将领,包括所领之京营,全是从北方带过来的,和扬州的盐商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更是因为崇祯皇帝在这支京营中的威望,已经到了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的地步。

扬州府知府听了,连忙出列回答道:“自本兵坐镇扬州之后,贼寇畏惧本兵威名,多已销声匿迹,唯有一二私盐贩子,自有盐丁追捕,此该不会引陛下关注!”

史可法没理他,看了他这车子的身后,还有知府的两个师爷也被锦衣卫带着走,他心中当即暗叹一声,快速而过。

终归来说,盐商对皇帝即将到来还是持欢迎态度,如果能巴结上皇帝,那好处就多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似乎嫌不够,又加了一句道:“卿且说来,朕再派锦衣卫校尉去核实,如若敢犯下欺君之罪的,朕可以让你去见见陈演等人。”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脑海中便闪过有关史可法的印象。

只听史可法认真地说道:“其一,扬州府地界,还有贼寇作乱否?”

至于扬州府知府,还有大盐商等主要被抓的这批人,崇祯皇帝没留着他们祸害粮食,直接在扬州城外咔嚓了。

城外,皇帝的中军帐最先竖好,类似蒙古包,里面倒也不是很冷。

扬州府知府和他的两个师爷就跪在皇帝面前,账册之类,则堆在他们的面前。

长江南岸,江西已经沦陷了大半,兵锋已经攻入了和江西相邻的南直隶境内,包括池州府以及徽州府和宁国府。

因此,有的人就通过这种应试考试来实现鱼跃龙门,最终虽然是成为进士了,但是一辈子都用来研究八股文,其他方面就显得弱智了。

再想想就是还没法子!

崇祯皇帝听了,便没有犹豫地说道:“不用这么麻烦了,大军城外驻扎便可!”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问道:“那是说,扬州府等周边有贼寇作乱,因此收不上赋税?”

皇帝都是坐在紫禁城里面不出来的,那知道外面这些事情的真相如何?要是朝堂风气还好的话,那可能有清官会打击这种情况,会告诉皇帝;但是,当朝堂的风气彻底坏了的时候,当官的都能从这种事情上捞到好处,谁会告诉皇帝真相?

于是,就见这位知府大人又一次噗通跪倒在地,磕头到冰冷的地上,带着恐惧奏道:“微臣实不知!”

但问题是,崇祯皇帝在穿越之前就知道有一种叫做面子工程,也事先调查过扬州府的民情,知道老百姓的情况到底如何!

听到这话,扬州府知府便再度回答道:“还请本兵放心,我扬州之繁华,乃天下闻名,百姓自然是安居乐业。也多亏了本兵坐镇,使扬州免于贼乱。另外,本地乡贤皆有出力,修缮粉刷了运河两岸房屋街道,为我扬州府出了一份力。相信陛下见到,也会满意的。”

还有那些地方乡绅,包括大盐商,可能他们在扬州地界是天,任何人都要给面子。但是在皇帝面前,他们连跟得近一点的机会都没有,被锦衣卫校尉远远地隔离在外。

每个事情,都是大事,且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特别是盐政革新,更是要操心。

大明首辅陈演等人被抄家问斩的一个罪名,就是犯有欺君之罪。

最终,史可法推荐任民育出任扬州府知府,在原本历史上,他也是推荐了任民育为扬州府知府,最终扬州府城破的时候,和他一起殉国的。

各个总兵发现皇帝竟然不入城,而是在中军帐过夜,并且这都晚上了还召开军议,一时之间都很惊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有紧急军情。

这天气该是有零度了,确实很冷。一般的军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闹着入城的。

他以前当然是见过崇祯皇帝的,此时再见,特别是皇帝还一身戎装,显得英武不凡,配上那些胜仗的传言,让他暗暗称奇之余,更是小心翼翼,当即奏道:“陛下亲自领兵南下平乱,扬州乡绅闻讯,皆是感激涕零,特意凑钱为陛下接风洗尘,为京营犒劳。不知陛下是否能在扬州停留一二,以便扬州乡绅聊表心意。”

崇祯皇帝没让他袖手旁观,只是听,而是把锦衣卫汇报上来的消息,就让史可法做记录。

因为他记得,就在史可法的记载中,有这么一段话:春季元旦之后,天气异常恶劣,有大风吹拔树木,积雪深厚数尺至人的腰部。

如今已经证实,北方确实严寒,前些日积雪到膝盖,而这两天的消息中,大雪还在继续,雪大的地方,估计到人的腰部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大风吹拔树木,这该是台风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