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长州藩与大阪城
明年的大明,有两场大战要打。
一是攻打日本,逼迫日本开放国门,二是征讨西域,不能再等叶尔羌、准噶尔耗下去了。
大明新朝立国二十载,沿海工商业发展神速,又有各种高产作物和规范化耕作,再加上新政改革为农民减去苛政徭役,国库钱粮日渐充盈。
如今距离漠北大战,已经过去三年,之前几百万两银子和数十万军民的耗费,已经恢复的差不多。
只是打两场大战,并不会太过影响到民政,顶多就是米价出现小规模浮动。
爪哇岛的上等良田耕地、广南省的稻谷、暹罗的大米,还有台弯西部平原也在二十年的持续开发下,迅速成为海外产粮重地,这些都能为中国提供海量的粮食。
时节入冬,从南京派出了两队使节。
一队前往西域,斥责准噶尔汗王噶尔丹策零,着令其即刻退兵,叶尔羌已经是中国属国。
另一队坐船前往日本江户,斥责并勒令日本幕府,即刻开放封闭港口,并且归还中国商人在日本被抄没的财产。
不出意外,两个都没听,噶尔丹策零的言辞还更为激烈,直接扬言自己打完了叶尔羌,就与中国皇帝开战。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肯定是真的!
毕竟,前往西域的大明使节,可是险些都丧命在了伊犁。
日本幕府那边对中国使节的话,同样没有放在心上。
中国皇帝日理万机,怎么可能为了一些卑贱商人,就与日本轻启战端呢?
来年开春,雪化之际。
沈阳大军出发了,没有调太多兵马,只带了一万战兵,十五门陆军重炮,虎蹲炮、锥形开花弹倒是带了不少,全是辽东军仓库存货,这下可算是派上用场了。
辽阳侯王宗谈亲自领兵,于旅顺港登船。
这里的民船数量很多,全是因为日本闭关锁国后,被迫滞留在旅顺进退两难的中国海商。
他们在旅顺港口滞留近半年,货物很多都无法脱手,虽然这些货物多为皮毛、东珠等可以长期保存,但这里头亏损的钱可没人补给他们。
如果说,谁最希望朝廷发兵打仗,那肯定就属这些被迫在港口滞留,持续亏损的海商们了。
见到朝廷要渡海攻打日本,这些商人不惜将货物暂时卸下,直接贡献自己的民船为朝廷大军运输后勤粮草,甚至不需要朝廷付钱补偿。
早点把日本打趴了,他们才能早点重新去日本走私,要不然现在是亏钱,以后就是商业利润骤降,很多商人可能会因此而濒临破产倒闭。
得益于这些民间海商的踊跃参战,明军倒是省却了征发民船运粮的功夫,才二月中旬便从旅顺港出兵。
登莱海师为先头部队,后面的民船、军舰组成混编舰队,远远看去海面乌压压一片,全是航海巨舰,单单这么多船就不是日本幕府能抵挡的。
明军从旅顺港口出兵,渡过对马海峡,先行进兵下关城。
这里属于日本最重要的几座沿海港口之一,同时也是从从本州岛通往濑户内海的必经之路。
下关在后世还是个旅游胜地,被誉为“河豚之乡”,河豚料理闻名东亚,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外地游客,必定要来下关旅游,品尝这里的河豚。
当明军战舰逼近下关城,这里的长州藩驻军全都惊呆了,上百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长州藩。留在下关的驻军只有象征性的几十人,而且全都是持刀足轻,平日穿着跟浪人武士没什么区别。
这也没办法,谁让长州藩穷啊!或者说整个日本的诸藩大名,全都穷的雅痞。
这也是江户幕府力压诸藩,掌控国家实权的特有政治手段。
推行奢靡主义,并且让诸藩大名每年都要去江户住一段时间,利用江户的高消费,损耗诸藩领地大部分财政,好让其无法发展壮大,进而威胁到幕府的统治。
明军甚至都没登陆,海师军舰的舰炮对着下关炮台一阵炮击。
下关守军立刻溃散而逃,下关城就这么被夺取拿下。
整个战争过程几乎不到一炷香,还是算上了明军登陆占领下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