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区】在经过初期紧凑的修复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在勘采飞船24小时不停勘采满足空间站所需资源后,随着【Mkz1工作台】的大量制作生产,【电磁冶炼炉】的建设进度已经达成了一半。
预计在【战舰】与【二代鹤式战机】材料验证完成之前,【冶炼区】【电磁冶炼炉】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至九十六座。
而【勘采飞船】的生产,在【Mkz1工作台】数量过剩的情况下,基本上也保持着两天一艘的生产速度,再加上用来拖运【米歇尔战护卫舰】的十艘勘采飞船正式投入到实际的勘采中,资源需求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
而空间站继续生产【勘采飞船】,除了满足空间站因某种特殊计划而大量需求特定资源后,更多的是为了遥远星域的稀有材料在做准备。
【金伯利】【光栅石】【有机晶体】【米勒光石】【萤石矿液】【极矿】这些稀有矿石,需要作为战备储备资源进行勘采,所以整个【勘采飞船】的规模,预计还需要增加40艘,并且要全部完成引擎的改装。
而另一边的【农牧区】,应该是他目前最不需要去关心的一个领域。
他在【农牧区】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使用【一代高能营养液】暂时解决了空间站的食物供给问题后,【农牧区】就已经将【智能大棚】的生产改装计划提上日程。
为了避免食物短缺的状况再次发生,女娲预计在现有修复计划上再次追加四十座【智能大棚】以应对各种临时突发状况,同时,计划中还将【一代高能营养液】的调配材料种植列入第二步种植计划。
同样为了配合【农牧区】的需求,女娲也建议他将工艺流派中的各项科技工艺都提升到B级,比如B级的【复合生长营养液】,再比如【管氏调配】。
这些都是需要在空间站的科技工艺等级达到B级后进行同步更新的。
而关于空间站的【智能机器人】,在他上传了【星河战争单机版】的数据端并开始进行【战舰】与【战机】的研发之后,女娲有了新的想法。
在星际战争中,舰队的正面交锋,不要说【战机】的损毁率会达到恐怖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就连【战舰】这种庞大的战争机器,都有直接被击毁的风险。
【二代鹤式战机】是单人操控的第二代太空战机,如果是让空间站工程师作为【鹤式战机】的飞行员出战的话,他就不得不考虑损毁的问题。
但是这一场战争的消耗,消耗的【曙光号】的未来,空间站承受不起。
基于这一点考虑,女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直接由【智能机器人】代替空间站的工程师作为飞行员操控【鹤式战机】,甚至由【智能机器人】代替【战舰】上某些特殊岗位进行战舰操控。
这样能最大程度上保护空间站的工程师。
可【战舰】【战机】的操控毕竟是需要极其严苛的系统学习和战术素养。。。
让它们飞起来这并不难,可是它们能不能形成战斗力?路天没有丝毫把握。
“能做到吗?”路天轻声说道。
这是他看着这个计划的第一反应。
空间站的任何一名工程师,对于空间站来说都是无可替代宝藏。
可由智能机器人作为操控员代替出战后同样也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二代鹤式战机】的战机编队无法在【智能机器人】的操控下形成战斗力。
那么【鹤式战机】同样会一无用处。
时机和资源的消耗,空间站是依然无法承受。
面对路天的提问,女娲略显犹豫的声音在耳麦中响起。“不一定。”女娲说道。
这一次,女娲没有使用肯定的词汇,也没有使用概率来表述事情的成功率,她用上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词。
对于这个回答路天心里满是疑惑,这不是女娲回答的风格,至少在这一刻,路天觉得女娲超脱了机械智能生命的局部机械逻辑,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人类。
他同样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有科技工艺技术壁垒吗?”
女娲的声音很快响起:“【智能机器人】的学习能力以及【智能芯片】的等级,无法让它们面对这么复杂多变的局面并做出判断。”
“如果将【智能芯片】等级提升至B级,将【智能机器人】相关的科技全部提升到B级呢?”路天快速说道。
“这样。。。大概率还是不行。”女娲表现有些低沉。
“【智能机器人】缺少【战斗程序】,在指挥官补齐【战斗程序】前,【智能机器人】不具备单独的远程作战能力。”
女娲的一针见血,而她说话的同时,路天就陷入了沉思。
战斗模块,是路天接触的各种工艺中,甚至在系统中也是最少的。
【智能机器人】,无法通过内在逻辑去判断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在完成指定目标的同时,对于大部分出现的突发状况,【智能机器人】没有足够完整的样本数据支撑它们做出临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