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有机会读一读《牡丹亭》,可以在“离魂”这一出里找到&ot;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2这样的唱词。】
【这些唱词的意境,确实是与林黛玉的很多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十分接近。大家回想一下,黛玉的占花名拈的签就是芙蓉,她与湘云中秋节月下联诗,所作的最后一句也是“冷月葬花魂”。】
【以“离魂”暗喻黛玉之死,这正是曹公早早就埋下的伏笔。】
【曹公棺材板压不住了:啊……不要啊!】
第153章第二十次直播7
【之前我们说了红楼梦里那么多出戏曲,那么多寓意深刻、蕴藏丰厚的经典曲目。那么,《红楼梦》中,有没有不好看的戏曲呢?】
萧兰兰此言一出,天幕上都是各种好奇的提问。
【……:应该有吧?】
【曹公棺材板压不住了:曹公如此喜欢各种戏剧的一个人,会写不好看的戏曲?】
【梦里九重天:传统的未必都是精华,也可能有糟粕嘛!】
萧兰兰稍等了一会儿,见评论区的留言各式各样,才微笑作答。
【哈哈,确实有,红楼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作品,但是作者的艺术偏好与爱憎其实也表达得很明确。】
【在第十九回里,宝玉到宁府去看戏。贾珍那边“唱的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更有《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等类的戏文,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这样的热闹,在宁国府之外都有人能听得见,&ot;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039;”1】
【这段里提到的都是《封神榜》、《西游记》里的曲目,这种戏曲上演起来,演员多半勾着大花脸,表演各种大场面,却不以情节、唱腔、情感取胜。2】
【红楼梦所处的那个时代,为什么这么流行这种呢?答案是——乾隆皇帝本人很喜欢,这种热闹无比的戏剧,正是从内廷流传出来的。】
【按照与曹雪芹同时代的文人赵翼记载:当时内府戏班,所演的戏剧,&ot;率用《西游记》、《封神传》等小说中神仙鬼怪之类,取其荒幻不经,无所触忌。”3】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戏剧,都是架空类、奇幻类故事,与时局无关,也不会给文人们暗暗讽喻当朝皇帝的机会。再加上“热闹”,所以能够满足底层人民的娱乐需求。】
【但曹雪芹是如何评价这些戏剧的呢?他以宝玉的视角解说:“宝玉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1”小伙伴们,这可是从宫廷内府中流传出的戏曲,并且流行于民间。宝玉却说是“如此不堪”,可见曹雪芹对当朝封建统治阶级庸俗化戏曲的做法持尖锐的批评态度。】
贾母的目光顿时向宝玉这边转过来,颤声唤道:“宝玉……”
宝玉自己却并不如何
在意,他却只为天幕能替他直抒胸臆而感到骄傲。但此刻听见祖母担忧,宝玉忙抢上去凑在贾母身边道:“老太太莫要担忧,天幕说的显然不是咱们,毕竟当今皇上也未必便那么喜欢看戏。”
贾母一想也是,今上勤政,内府并无天幕上所说的那样,演出各种热闹武戏的戏班。
但她一直记着天幕上说过今上乃是两位皇帝的“二位一体”,一时未露出那等骄奢之相,并不意味着无须提防。
但老太太已无力再说,只能冲宝玉挥挥手,要他自己小心。
【当时虽是所谓的“康乾”盛世,对于文化和曲艺的管制也是空前严格的。比如《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
【到了乾隆朝,朝廷明令禁止演出的戏剧当时有三百多出,其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都在其中。】
说到此处,萧兰兰的声音更显得惋惜。
这时,天幕上的评论区内突然冒出一行字迹:
【23333:乾隆真是个大猪蹄子。】
这一行字落在各人眼中,那不识什么字的王夫人倒也罢了,其余人如宝玉、贾母等俱是大惊。听天幕上所言,这个“乾隆”毕竟是一代帝王,怎可将其斥为&ot;大猪蹄子&ot;?再说了,那位“乾隆”,外号不是叫什么“渣渣龙”的吗?谁曾想,这行字迹落在萧兰兰眼里,竟引起了她的共鸣。
【没错,乾隆正是这么一个大猪蹄子。这位封建统治者对中华传统戏曲来了一顿“去其精华”的骚操作,导致他治下六十年里,戏曲方面的进步着实乏善可陈。当时的宫廷大戏全都是一些官员“奉旨”创作的大戏,内容尽是对乾隆皇帝的歌功颂德,竟再未有机会涌现出如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等一众优秀的戏剧创作者,连号称“雅部”的昆曲,也随之进入瓶颈,逐渐出现衰微之相。】
宝玉伸手一拍前额,心想这天幕真是好胆色,竟然连皇帝都骂。
【与这些著名戏剧曲目命运相同的,还有我们的《红楼梦》。尽管原作者在一开篇就放上一大段“免责声明”,说自己只是记录的“家庭闺阁琐事”,&ot;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ot;却还是逃不开被禁、被篡改的命运。】
【正是
因为当时严格的文字审查制度,导致了《红楼梦》后三十回的散佚,以及后四十回的狗尾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