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元璋认为自己完全没有问题,可他不得不为大明那些后任继承者考虑,于是为了减轻处理政务的压力,老朱开始决定设立其他可以代替宰相职能的机构或者能够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最后老朱将目光落在了军机处头上,与其再设立一个机构,不如直接用现成的。
原时空,老朱在废除宰相制度后,同样创立了内阁制度。
与宰相不同,无论是原时空的内阁,还是现在的军机处,其职能都是辅佐皇帝处理大量的政务,相当于秘书的职责。
可以理解为帮助皇帝将每份奏折的重点列出来,只有提出建议的权力,可以说完完全全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工具人而已,不会像宰相那样权力大到随时可能超出掌控。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朱老四对老朱设立的内阁制度有所继承与发展。内阁大臣的品级与从前一样不高,但是相较于老朱在位时期的内阁,朱老四对内阁的权柄有所提升。
这个时期的内阁最鲜明的特征便是职高衔低。朱老四并未让内阁无限制地得到发展,他制定了一系列能够约束内阁大臣的制度,避免内阁大臣像宰相一般集权乱法。
只可惜永乐之后。
明朝皇帝要不身子骨弱,要不本身能力就不足,处理政务的能力大降,于是内阁的地位权力慢慢得到上升。
在宣德年间,内阁的大臣多由六部尚书兼任,这个时候内阁的官职甚至能达到三品,而且所获权力已经远远高于六部。
这个时候内阁也还不并不是由像宰相这般的存在说了算,而且由于宣宗和英宗设立的“三杨内阁”政策,内阁并没有机会会出现独揽大权的局面,可以说,“三杨内阁”为明朝政治局势的短暂稳定抹上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一直到了嘉靖时期,也就是整日唱着“云在青天,水在瓶”,那个自封“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王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的嘉靖帝开始,彻底摧毁了老朱辛苦创立的内阁制。
在嘉靖帝手中,原本的内阁制度演变成为了所谓的首辅内阁。
内阁首辅虽不是宰相之名,但是行使的依旧是宰相的职责。
如果老朱知道自己费尽心机废掉的宰相制,会给自己的不肖子孙给复辟的话,非得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不可。
其中比较着名的就有嘉靖帝时期的内阁首辅阎嵩。
万历的首辅张居正手中的权力还要来得夸张,甚至已经超出了宰相的职权,小皇帝都得喊他一声亚父。
好在他是张居正,如果换了一个人坐在这个位置,后果不堪设想。
眼下这个世界,军机处取代了原时空的内阁,可作用还是一样的。
先前那个小太监送到内阁的是前线的军情,这些日子已经好几处战场告捷,那些战败的小国无不是举旗投降、俯首称臣。
杨宪看了一眼,今日送过来的这几份军报。
看来前线战争终于是要结束了。
可大明内部的战争,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