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雅乐入京师,呈书议奏,备陈持议,并申藩主之志。时攘夷之说,朝野喧然。有图雅乐者,遂不得其意而复东。以事获藩谴,竟自裁于国。【近事纪略。永井雅乐上奏。】
………………………………
永井雅乐切腹没多久就被人给发现了,毕竟他没有那么大的意志力,剧烈的疼痛使他发出恐怖的哀嚎。
只不过等鹰司家的家仆,禀报了德川庆保和松平庆永,并找来大夫时,永井雅乐已经因为失血过多咽了气。
死透了……
幸好,幕府没有虐待他,也没有剥夺他作为武士象征的刀剑,更没有拘禁他,天大的屎盆子也扣不到幕府头上。
人死了就死了,在日本文化中,一个人如果切腹自尽了,基本上就意味着盖棺定论,人死债消。作为体面结束一个人一生的死法,是为世人所认可的。
赶到现场的德川庆保十分庆幸,幸亏自己没有脑子一热,把人留在新选组屯所,这要是把人留在了新选组屯所,然后自尽,幕府真就说不清了。
得了,先行查验这人的死因吧。就算知道是切腹而死,也得检查是否服用药物,或者还有其他的什么伤口。同时询问鹰司家的家仆,从官厅回来之后,永井雅乐的行止。
详细记录之后,又将所谓的遗书也捡了出来,准备一并报交江户方面核验。验明正身的报告,和已经可以作废的判决结果也随之送出。
如此这般忙碌了一夜,天光大亮。
令德川庆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永井雅乐以血死谏的事情,已经飞速在京都传扬了开来。一般的老百姓,听到永井雅乐居然以自己的性命,来警告世人,心中顿时惊恐万分。
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普通人哪有那么高尚的追求或者坚定的意志,听到人家用命来警告自己马上将逢“天谴”,登时人就慌了。
京都舆论大变!
这才是令德川庆保万万没有想到的,而他身边的松平庆永则是一脸寡淡的表情。既不惊慌,也不讶异,自从德川庆保到京之后,松平庆永就像是个泥菩萨一般。能不开口就不开口,能不办事就不办事。
而且为了洗脱嫌疑,甚至尽全力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和德川庆保粘到一起。保证没有人能够挑出他的错来。
他可是一直做德川庆保的跟屁股虫,不存在时间去布置安排任何事情的。没有一丁点儿的把柄,四面光。
听到永井雅乐自尽的消息之后,松平庆永也赶了过来,但是他居然就杵在鹰司辅熙家门口,硬是要等德川庆保抵达之后,才跟着进门。
真贼!
“可恨!若教我将传谣之人拿到,必判他一个斩首!”德川庆保心下肯定生气,但是也没有当众发出来,只是暗暗对着新选组组长冲田总司说了。
“下官这就设法捕拿。”冲田总司其实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永井雅乐是后半夜切腹的,今天凌晨熬不住失血过多死的。可是看架势,谣言昨天晚上,永井雅乐没有切的时候,就在小范围传播了。等到天蒙蒙亮,京都的百姓买菜打水的时候,水井旁,街道边,就都开始谣传了。
人没死,就有谣言说他死了,这里边没点推手?
更烦的是,原本好容易用天照大神以御灵代神镜自毁,替神国挡灾的说法,一下子就被冲击到了。老百姓就算不信真的要“天谴”,起码也议论纷纷。
幕府亲自出面造谣,效果到底不能完全抵消人家直接切腹来得冲击大!
而且事情发生在关白鹰司辅熙的家中,鹰司辅熙一定要上奏孝明天皇,把自己从里面摘出来。毕竟这人死在他家里,要是之后有点什么烂事,他也怕说不清的。
既然说不清,那就往上推,让孝明天皇烦恼就好了。原本已经被说服了的孝明天皇,会不会因此而产生动摇,那就很不好说了。
总之突如其来的变化,令德川庆保猝不及防之下,多少有点失了分寸。
电报发到江户,忠右卫门才刚起来。一桥邸要到九点之后才办公,起那么大早也没事干。忠右卫门顶多就是早起了,在几个旗本“团地”内的小学逛逛,听听小学生们在操场上背诵“教育御令”。
正吃早饭,黑川庆德就把京都的急报送了过来。因为秋收的进展,一切顺利。原本还很着急的忠右卫门,心情倒也平静下来了一些。
加上英国人法国人那边被稳住了,他们表示接受幕府方面的赔偿,同时继续进行拓地的谈判。于是英法这一路,可以稍微不那么忧心。
“知道了……”
看完电报,忠右卫门没有当着老婆孩子的面发作什么。甚至都没有着急下令,召见臣下。只是继续吃早饭,顺道问一问拾丸和户川安清学习文艺的情况。
等孩子年纪大一点之后,就要学习骑马、英文、法文、计算等科目了。如今的课程还不算紧张,但谁叫拾丸是幕府的继承人呢。
吃完饭之后,忠右卫门还望了望爱子,或者望了望她生的那个儿子。现如今已经起了名字,唤做笃之助,希望他忠实专一,将来好好辅佐幕府。和老二嘉之助的名字差不多的意思,就是个吉利名儿。
等出了门,忠右卫门才询问其他老中是否已经通知到了。脸上也隐隐浮现出几分不快之色,实在是烂疮又被揭开流脓,不疼人,却特娘的恶心人。
松平齐宣原本今天不准备去一桥邸的,是要去御米藏,了解一下收纳进入官仓的粮食总数已经有多少了。结果一封急报送到眼前,没得办法,只能过来会商。
大伙儿坐下来,见忠右卫门和松平齐宣的面色都不是很好看,一开始自然没有人说话。最后还是忠右卫门先行开口,向左右问了一句。
“余意改四方之制,设天下神山神明大奉祀官,择佳者充诸山诸宗总座主,统辖神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