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啸于梁(1),从而烛(2)之,无见也,斯鬼乎?
曰:非也,鬼无声。有立于堂,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
曰:非也,鬼无形。有触吾躬(3),从而执之,无得也,斯鬼乎?
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有气?
曰: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
果无鬼乎?
曰: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有声与形者,物有之矣,人兽是也:无声与形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
曰:然则有怪而与民物接者何也?
曰:是有二,有鬼有物。漠然无形与声者,鬼之常也。民有忤于天(4),有违于民,有爽于物,逆于伦(5),而感于气,于是乎鬼有形于形(6),有凭于声(7)以应之,而下殃祸焉,皆民之为之也。其既也,又反乎其常。曰:何谓物?
曰:成于形与声者,土石风霆人兽是也;反乎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不能有形与声,不能无形与声,物怪是也。
故其作而接于民也无恒(8),故有动于民而为祸,亦有动于民而为福,亦有动于民而莫之为祸福,适丁民之有是时也(9),作原鬼。
【注释】
(1)梁:房梁。
(2)烛:以灯光烛照。
(3)躬:身体。
(4)忤于天:得罪上天。
(5)逆于伦:违反伦常。
(6)形于形:借助于具体形象。
(7)凭于声:借助于声音。
(8)无恒:不经常。
(9)适丁民之有是时也:正值百姓遇到了这方面的困惑。指百姓被佛教学说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