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带着农贸市场穿越了 > 149149(第2页)

149149(第2页)

村长摸着胡子想了会,“请教书先生也要花钱,做学馆也要钱,总不能让孩子们家里什么都不给,就能过去学东西吗?”

>br>

“在作坊做事的,每年都至少能赚五两银子。那,学馆帮忙看管孩子,每年就收一两银子吧。”姜白芷一边说着,一边随手写写画画,大致计算办一个学馆的成本。

村长还在那迟疑,“在作坊做事的人大多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村里人出手不大方,有些人家里孩子又多,每个孩子收一两银子,说不定人家还不乐意……”

姜白芷耸耸肩,“那就没办法了,我只能给出这个方案,然后尽量找个靠谱的人去管理这个学馆,把房子做的漂亮好看,另外可以管孩子一天三餐加午睡,学的知识不如正规学馆里的多,就是让他们识字、会算术、另外……学点草药知识吧,教书先生会画画的话,顺便教他们画画也行,反正就教点能用的上的。学馆只收四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孩子太小可以随身绑着,等孩子大了,也足够懂事了,不必待在这样的学馆里了。”

姜白芷这种相当于是把托儿所跟小学结合到一起,教学的知识相对浅薄但都是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家长花点钱,孩子从四岁起可以入学,到十岁必须毕业。过了这个能跑能跳还不懂事的年龄段,再让他们回家去,或者家里安排他们去做学徒还是别的什么活,基本就没什么风险了。

“四到十岁啊,”村长掐指算着,“那也就是六年,如果一家有三个孩子,都送来的话,六年也就是十八两。”

而学馆包吃喝,还不用担心小孩子到处乱跑遇到危险,能赚到这么多钱的人家,即使心疼一下子,最后可能还是愿意把孩子送过来的。

“那就这样吧。”村长拍拍大腿说,“白芷丫头,你人脉广,这个事……”

“放心吧,我会托人去做的,弄好之前,您可以先在村里问问孩子多的人家是个什么打算,要是孩子多,学馆可能需要做大一些。”

这件事儿,姜白芷也没找别人,直接找了陈地主还有镇知守。这两人,一个有钱,一个有权,而且,陈地主家六个闺女跟女婿都在姜白芷手底下做事,而镇知守家那小闺女,总是去买卤味,还看上姜白芷的三弟了,两人马上就要成亲了呢。

姜白芷说要开办专门教小孩子的学馆,镇知守是一百二十个愿意。

“这是好事,以前只有富人家才能让孩子从小读书,穷人家供一个能去考秀才的读书人,都得耗干家底。若办这样一个小学馆,虽然不至于让孩子们能去考官,但至少让他们也有些文化,以后若是想考官,再转去有名的先生那学习,不至于因为底子太薄弱而被拒收。”

为了表示支持,镇知守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给姜白芷挑了一块好地,很靠近镇上,还把地价给压到最低了。而陈地主就作为出资人,仿照医院的模式,用高墙圈出好大的一片地,只有一个大前门跟一个小后门,孩子们入学后会配置学员卡,凭卡进出,半封闭式管理,以此保证孩子们不会遇到危险。

而未免孩子们待在固定的地盘好几年,到最后呆的腻烦了,姜白芷跟相熟的人都商量过这件事,最终决定学馆留出将近一半的地盘做大操场,然后除了普通的教学楼、食堂楼之外,还有一片实验农田。

四到六岁的孩子们会有识字课、书法课、绘画课、蹴鞠课;过了六岁,会加入算术课、自然课、医学基础课——主要教他们识别一些常见的草药、还有自我判断某些病症等,另外有务农课,是由老师带他们到实验农田种植庄稼,教他们做农活,甚至还会教他们做饭,最后就是更全面的体育课,不限于蹴鞠一种游戏般的玩法。

这个学馆可容纳的孩子数量上限是两千人,即使房子可以做两层,也圈了很大的一片地,才完成小学馆的建筑。

竣工的时候,镇知守亲自提笔,写下“曲陵镇小学馆”的招牌挂了上去。

而愿意送孩子过来学习的家长,比姜白芷想象的要多。不只是附近的村庄,就连镇上人家,都有很多人把孩子往小学馆送。

即使每个孩子每年只收一两银子的学费,可来的孩子多了,每年收入一千多两,也足以支撑请来的几十位先生了。毕竟他们请的也不是什么学问特别高深的老先生。

从胡杨柳村到曲陵镇这一路,由于众多作坊跟这个小学馆的存在,从白天都见不到几个人的灰扑扑土路,变成了车马人流络绎不停的热闹地方,有专门的车马队,每天往返于这条路,按路段收费,这,估计算是最早的固定始发站、终点站的“公交车”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