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说到,众将皆有推尊刘备为帝之心。
刘备听闻,大惊说:“刘备虽然是汉朝的宗室,毕竟为臣子;若要称帝,这是反汉。”
刘备态度坚决,必不敢称帝,认为此事只可从长计议。
孔明认为,英雄义士投奔刘备的主要目的在于建功立业,追求富贵,如果刘备不愿称帝,会让投奔他的英雄没有动力,会失望寒心。
众将亦不依不饶:“主公若只是推却,众人就会人心离散了。”
孔明和众将说的不无道理,如果不是为了功名富贵,如果没有任何利益追求,众将怎么肯甘心出生入死为刘备卖命?
此时,刘备虽然占据了荆州和两川之地,却还是黑人黑户,没有任何功名爵位。
主公尚且如是,何况其帐下众将官呢?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众人的言语就事带有威胁的性质了。
最后,刘备和众将官各自作出妥协,选择了一个折衷方案,就是表奏朝廷,刘备进位汉中王。
刘备成了汉中王,有了功名爵位,众将官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也就合法化了。
如此,既不违背刘备的信念,也安抚了众将官的心。
历史有一桩悬案,是五代后周的陈桥兵变。
周世宗柴荣死后,其子八岁的柴宗训即位。
任职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
不久,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醉卧帐中,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次日黎明,闹事的将士们手执兵器来到赵匡胤帐前,声称:“皇帝这么年幼无知,他如何能够治理朝政?诸将无主,愿拥立为天子!”
赵匡胤惊醒未来得及应酬,将士们就强行把象征皇权的黄袍裹在他身上,众人也都拜在庭中,欢呼万岁。
然后众人又硬拥他上马,返回开封,取代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
正史所记载的是赵匡胤被部下强行拥立为帝,然而后世不少人提出质疑,怀疑这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阴谋。
陈桥兵变成为了一桩历史悬案。
然而,不管真相如何,有一点不变的是众将官是一心一意拥立赵匡胤为帝的,他们知道,即使现在建立更多更大的功业,年幼的皇帝也不会知道,即使知道也不会记在心上。
只有行伍出身的赵匡胤才懂得军人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才知道军人浴血奋战所追求的是什么。
刘备、赵匡胤登上高位,或许是身不由己,或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半推半就,也或许是自编自导的阴谋。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已摆脱不了一股的暗流,能做的就只有顺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