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双方是敌对的仇敌,但更多的是身份的不同,是立场的不同,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没有三国鼎立的局面,说不定三国的将军中有不少会互相成为朋友,成为知己,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双方都是绝世的猛将,猛将与猛将之间是会相互吸引的。
张辽和甘宁同时看出了自己部众此时不对劲的状态,双方根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互相撕咬,就如同抢领地的野兽一样。
而两人也同时感觉到自己身体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让自己变得逐渐嗜血和疯狂。
于是,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同时大喝一声。
“鸣金收兵!!”
张辽和甘宁同时大汉,接着拍马便走,一点也不留恋,当然战场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双方士兵虽被怨气侵蚀,但侵蚀的时间尚短,虽然怨气激发了他们嗜血原始的冲动,但深入骨髓的军人天职却还是令他们在听到命令后立即后撤。
只是双方回到军营后,被怨气侵蚀的负面效果再一次显现,他们开始攻击自己的战友,真是互相攻击,完全丧失了理智。
随行的军医根本就束手无策,甚至在给士兵看病时直接被士兵杀死,张辽也毫无办法,他也被怨气侵蚀所幸并无太大的问题,于是直接下令把那些疯狂的士兵集中关押起来,使他们不能在轻易伤人。
同样的事情也在甘宁的大营中上演,疯狂的士兵们正在残害身边的队友,甘宁的做法要粗暴的多,直接找人把这些被怨气侵蚀而疯狂的士兵给绑了,然后扔到营地中间晒太阳。
谁知甘宁的做法误打误撞的使得那些士兵被怨气侵蚀的速度变慢了不少,在阳光的作用之下,怨气开始慢慢的收缩,虽然还在侵蚀人体,速度却慢了不少,而且怨气不会朝着全身扩散。
甘宁也发现了这一现象,所以自己也来到一处阳光充足之地晒太阳,并且写了封信让斥候送去了对面的曹营,虽然两国之间正在打仗,但他甘宁可不是个趁人之危的小人,虽说兵者诡道也,但那时两军交战,在他看来只有正面胜过张辽的大军,才是真生的胜利。
很快,张辽便接到了甘宁的书信,先是按照甘宁所言试了一下,发现的确有效果,于是同样把受怨气侵蚀的士兵带到大营中心让他们晒太阳。
同一时间,各地道门纷纷收到一封书信,信中所言扬州鼎有变。
接到这封书信的道门掌门同时头皮一紧,接着一身冷汗打湿了衣衫,这几个字代表了什么他们一清二楚,本就战乱的年月使得名不聊生,道门兼济天下不知多少医者下山济世,为的就是使得百姓能够减少战乱的影响,可这一封书信再一次把本就严峻的事态变得雪上加霜。
道门立即组织大会,各派掌门齐聚一堂,商讨扬州鼎异变之事。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扬州鼎的具体位置,但地动仪的存在还是让九鼎有迹可循,在平子真人张衡发明地动仪时,蹭出现过九鼎的异变,当时众人也同样束手无策,只不过在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相信这一次也同样如此,身为华夏的镇国神器,只要在华夏大地之内,就没有九鼎不可知之地,也没有九鼎不可去之处,所以这次他们相信扬州鼎同样会自己寻来。
肖遥尹阙和沈郢一直像是个局外人一样看着整个事件,之前无论是禹王还是汉武帝,九鼎都只是在镇压气运或借力给别人,这一次他们终于见到了九鼎中怨气爆发的场面,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表情变得凝重。
他们三个仔细的看着每一个画面,因为这里面也许就有封印怨气以及异兽的方法。
三人此时已经不再魏国和吴国的交战战场,而是来到了一处大殿之中。
“这里不是龙虎山天师府吗?”
尹阙看着既陌生又熟悉的大殿不禁开口说道,此时的天师府还远没有几千年后的气派,但却充满了后世没有的神秘和玄妙,站在天师府中尹阙的元神有一丝触动,他总感觉天师府的大殿有着隐晦的阵法存在,这是他在如今的天师府中所感受不到的。
所有道门的掌门齐聚一堂围坐在大殿的两旁,而在大殿中央则同样跪坐着三个人。
左边的一人身着红袍,皮肤白净,脸上带着笑容,中间之人气度不凡,大有上位者的霸道之气,黑白相见的长发一丝不苟的挽在头顶,浓密的胡须同样黑白双色,此时正抚着胡须若有所思。
而右边的一人,年纪比起其他两人要小了许多,脸上之后寸余的胡须,一身青色的宽袍把双手遮挡,白皙的脸上此时同样不苟言笑,而那琥珀一般的双眼闪着金光,不知在想和事。
张天师神像之下坐着的是这一任的张天师,之间他开口说道:“魏王、蜀王、吴王,今天请三位大王来是有要事相商,关乎天下芸芸众生的大事。”
魏王和吴王还没有说话,却见左侧的蜀王率先开口。
“张天师严重了,孤受邀来此也是因为道门曾与孤有旧,天师所说的关乎天下芸芸众生的大事我看不就不必说了,只要没有魏和吴,我想这天下芸芸众生也就都能解脱了,天师所说的大事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蜀王说完看了一眼身边的魏王和吴王,魏王倒是一直老神在在的样子没有说话,但吴王却一拍身前的案几。
“蜀王就是蜀王,不亏是名门之后,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吴王毕竟还是年轻,养气的功夫根本就不能和魏王蜀王相比,被蜀王一句话轻松的激怒。
此时魏王压了压手:“吴王不必如此,蜀王本性始终如此,名门之后说话都是如此刺耳,更何况蜀王还是鼎鼎大名的中山靖王之后,孤还是佩服的紧的,吴王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魏王暗讽了一下蜀王,吴王听了这话也感觉气顺了不少,不在与蜀王争论,只是蜀王隐晦的看了一眼魏王,严重流露出的杀意终究还是没能逃过魏王的眼睛。
魏王毫不在意蜀王眼中的杀意,他与蜀王斗到如今甚至蜀王小人的心性,表面仁义道德实则阴险狡诈,用伪善形容他都不足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