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势大,兵强马壮,早就已经超过了朝廷中央。而截教自通天教主以下一、二代弟子,都是当初从无限世界来的老人。当年全都经历过一遍封神之役,如今哪里还会再去上当?纷纷闭门谢客,在家中静颂黄庭。
那申公豹磨破了嘴皮子,莫说是一代弟子了,便是二代弟子都没能说动一个。他不依不饶,没完没了,却是反挨了一顿毒打,让人给撵了出来。说实话,大多数截教一二代弟子对他都是爱搭不理得。他也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得罪了他们~
(众截教弟子:开玩笑,当我们是傻子不成?同一个坑,我们还能跌进去两次?难不成我们还想回天庭去当苦力,给人当坐骑不成?想坑我们,没门!)
如今,这封神之役中,没了众多截教弟子充当炮灰,那些个三代、四代的小辈,如何能抵挡阐教十二金仙的神威?西岐大军自然是进展神速,不过一月功夫,已经快要兵临朝歌城下。
纣王自以为削藩得计,已经将四大伯候统统废了,自己大可高枕无忧,如今正和新纳的皇后——现任北伯候(原冀州候)苏沪之女苏妲己,在后宫之中缠绵厮混。
这苏妲己虽然颇有姿色,却并不是什么狐狸精,不过是一个薄命女子。商朝的灭亡同她没有丝毫的瓜葛,只是恰逢其会。姬昌父子为罗织罪名,污名化商纣王,正当化自己的叛乱行为,这才将她说成了狐狸精附身的妖妇。
要说纣王无道,那是没错。可要说荒淫,未免站不住脚跟。姜桓楚仗着自己是他岳父,大言不惭,让他头一个削了。他的女儿,姜皇后自然是不能留得,而北伯候鄂崇禹死后,冀州候苏护俨然成了北地诸侯之中最有威望的,因此才有了这一番联姻。
说句不好听的,自古以来,为君者哪个不是妻妾成群,三宫六院?
历史上姬昌有十八个亲儿子,据此推算,他少说也得有三、五个姬妾吧?致于演义中,那就更不得来了,好家伙一百个儿子!简直堪称人形播种机啊!佩服,佩服啊~
一听得西岐大军兵临城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照理说,西岐到朝歌这一路上,少说也有五、六个关卡,不说固若金汤,起码能顶个十天、八天吧?若是沦陷,总该有人来报信不是?
可奈何十二金仙神通广大,别说是一个大活人了,就是一只苍蝇,也休想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光是广成子手中那一枚番天印,便能将他们砸成肉酱。
此时的殷商首都朝歌,却是守备空虚。前文提到过,商朝的大军刚刚征讨完了东夷,此时正在闻仲的率领下驻守新占据的东夷之地。
帝辛自以为高枕无忧,四大伯候都已经俯首称臣。却是没有及时将军队调回来,以至于遇上了这等无兵可用的窘境!
更加雪上加霜得是,商朝的首都朝歌,乃是典型的:大邑无防。
什么叫大邑无防?就是说,大的城市、领地,无需设置防御工事。
简单说就是:朝歌并没有城墙!
为什么哪?
现代我们提起“商人”,想到的就是生意人。而实际上,“商人”这个词汇正是发源于商朝。商朝最是重视经济发展,用青铜铸造贝币,充当财货流通。而修建城墙,会影响到经济发展。
毕竟,一座高度发展的城市,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扩张,修筑城墙,反而会限制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跟不上城市扩展的步伐。而且,修筑城墙,费时费力,劳民伤财,不是仁政。
除此以外,却是一个哲学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又何必需要城墙哪?
有道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如果敌人的军队都已经打到首都,兵临城下了,亡国可不就是时间问题了吧?
简单说,但凡是有兵马在,肯定不会让敌人打到首都来。敌人都打到首都了,说明己方已经在正面战场上吃了大亏,靠着一群民兵,以及基本没有上过战场,等同于新兵蛋子的御林军,能守得住首都吗?
换而言之,有道是“孤城不可守”。没有援军,最多也就是困守孤城,坐以待毙,岂不是亡国有日?
何况,前文也提到过,偌大一个首都,十几,几十万人口,人吃马嚼的,又能撑得了多久哪?要是不管老百姓,难保他们不会饿极了造反、通敌,要是管了老百姓,就是百万石(同担)粮食也经不起他们消耗。
因此,这也就催生了“大邑无防”的理念,一如孟子所言: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只是,事实证明,首都还是要有设防得。就算不把整座城围进去,至少学学欧洲城堡,把皇宫保护起来也是好得!
一时间,朝堂之中愁云惨淡。
有道是忠言逆耳,谁不喜欢听人拍马屁哪?纣王本就是个好大喜功的性子,那些敢说逆耳忠言的,都让他赶回家种苞谷去了,如今剩下的可不就是一些逢迎君上的奸猾小人吗?
往日里,这些人拍起马屁来,可真是溢美之词,犹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如今,却是一个个都哑巴了。低眉顺目,一双双眼睛,提溜提溜地跟眼眶里打转,显然是在琢磨自己的后路。左一个陛下圣明,右一个乾纲独断,有意义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
纣王眼看着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悲叹一声: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这话此时还没出现,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往日里光顾着这些小人用起来顺手,却忘了他们都是些个墙头草。如今,他倒是有些怀念起胆敢犯颜直谏的商容、比干来了。
最终,还得他自己拿主意。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拉起当初抓来的东夷奴隶,许诺战后还他们自由,斩首多的,还重重有赏,发给他们武器,勉强拉起数万奴隶大军。
这些奴隶原本是替他修建摘星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