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景心里默默佩服这些人转换情绪的本事。
永靖帝身后还跟着几位皇
子,“平身。”
“谢皇上。”
众人都是低眉敛目,无人敢直视圣颜。
几位皇子在永靖帝身边站着,太子居左位,永靖帝让人传了矮桌。
众人坐下后,永靖帝笑着说了几句场面话,底下人自然一片恭维。
永靖帝端起面前的酒盏饮了一盏,然后一位辈分大的老王爷就跟着敬酒了。敬酒之前还要说一通祝酒词,左不过就是皇上圣明,得遇良才云云。
有了老王爷开头,其他人也跟着敬酒,打眼望去,一水的皇亲大臣,然后是几位皇子。
太子更不必说。
宴会上时不时能听到两句“万寿无疆”“江山太平”“开国明君”
但是意思是那么个意思,总是这几个词,一来让人听倦,二来也没有新意。
于是有能人者,出口成章,歌颂永靖帝。
真乃神人也。
论起拍马屁,楚景自觉远不及。
他默默做他的背景板,不求出彩,但求无过。
他用了两块点心,腹中的饥饿缓解。又等了一会儿,永靖帝开口让众人自便。
这会子的敬酒就隆重些了,楚景庆幸酒盏内是果酒,否则一杯一杯敬过去,他非醉了不可。
一路敬下来,楚景跟着裴贤和姜深一起向翰林院掌院敬酒。
一甲三名之后都会进翰林院,状元进入翰林院以后,直接从修撰做起,从六品,比知县高一级。
榜眼、探花进入翰林院以后就次一点,但也差不太多,官职授编修,正七品。
别看官职不高,但出路很有前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无一甲,不入翰林。无翰林,不入内阁。
而其他进士们,则还要苦逼地再进行一次朝考,主要为了选拔庶吉士,然后入庶常馆学习,三年期满时考试,分配官职。
这些人之后才有机会进入翰林院。
而没有录取为庶吉士的进士,那就基本没有进翰林院的可能了。
他们这类授官主要就是六、七品。
一是部院的主事,司级官里的最低官,正六品。
二是授予知县,正七品。
主事和知县的缺额最多,而且都属于学习阶段,进士授知县也是授一些简缺的知县,三年以后调同省缺分较重要的县任知县。
这是进士大多数人的任官情况,也有授其他官职的。[注]
翰林院掌院就是楚景的顶头上司
了。他有些紧张,尽量在中规中矩的情形下出彩一丢丢。
裴贤似乎跟秦掌院很熟,拱手笑道:“以后就请掌院多多关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