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沈的,小爷让你挖人,小爷让你挖了自己的根。
不一会儿的功夫,天便黑了下来,从叶府的小门里走出一大一小两个人,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出了门二人便向西行去。
留下看门的阿婆欲哭无泪,连忙向叶夫人的院子跑去。
“夫人,少爷出府了。”阿婆颤颤巍巍的不敢看叶夫人的眼睛,生怕这位主母一个不小心便让她下岗,毕竟叶家待遇还是不错的。她儿子娶媳妇正需要用钱。
“那还不赶紧去门口守着等少爷回来?”
“是。”阿婆默默的离开了院子。
前脚阿婆刚走,后脚叶夫人便唤来了乔妈妈,“派人跟着了吗?”
“已经让钱浩跟着去了。钱浩的身手在杭州城也是一等一的。”
“嗯。”叶夫人点点头便睡觉去了。
…………
夫人,您能不能对自己儿子上点心?乔妈妈苦笑着离开了屋子。
杭州
江南,这片富饶而又美丽的水土,孕育了不知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这清清的溪水,如绸缎般柔和的清风,让人不知不觉的爱上这个繁华而又古朴,干净而又人际复杂的地方。
大燕每年一半多的丝绸,粮食,饷银,都是自江南而来,而,每每谈到江南的时候,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苏,杭二州。
苏州的香米,杭州的绸缎,天下闻名,因此每一年的皇商也大都自苏杭二州选出。
而在杭州本地则有这样一首民谣:绸缎绸缎,丝一泽二,沈叶王孙,无出其右。
大意为,若想评判一种绸缎,第一看丝,只有润滑度,舒适度达标的才能考虑买,第二看色泽,色泽鲜亮,才能拿得上台面。
而沈家,叶家,王家,孙家,四大家则是杭州绸缎四大家,所产的绸缎无人可比。
而按照童谣的顺序,则是沈家第一。叶家第二,王家第三,孙家第四。
建元八年,朝廷派人在杭州选举皇商,最后便停在了沈叶王孙四家当中。
杭州知府的衙门里,韩百川陪着宫里派来的钦差,也就是内务府的大太监张六,早已是如坐针毡。
前几年的皇商皆是沈家的,可是今年朝廷重新派了人,内务府的张六,和当今皇帝身边的总管大人张福全可算是一脉,明眼人自然知道这是皇帝的人。
帝后不和,只要是个当官的就知道,所以这一年的皇商该花落谁家,说实话,韩百川心里有点慌。
“韩大人,咱家初来杭州,算是个外来人,对杭州的风土人情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这关于皇商的选举就有劳韩大人了。”
张六的眼睛眯着,看上去慈眉善目的,但是宫里出来的又有几个好人呢?
韩百川心里纠结着,这事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但是不应那就是抗旨,他韩百川得吃不了兜着走。可是应了,这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唉,韩百川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不得不笑着回答
“大人放心,这杭州地界的事情下官熟的很,选举皇商一事一定尽职尽责,不负皇上所托。”
听了韩百川的话,张六满意的点点头,
“有韩大人这样的良臣,陛下是欣慰无比的。哎呀人老了不中用了,这一路的车马劳顿,咱家也是累了。一个月后咱家就要启程返回长安,且需带着一万匹今年的新布,所以皇商一事要尽快呀。”
“是下官思虑不周了,早已备好了院落就等着大人下榻了。”
“嗯。”张六很满意,随着韩百川去了落脚的院子。
这烫手的山芋到了别人手里,自己是能歇一歇了。杭州可是个好地方。
安顿好了张六,韩百川直接瘫坐在了书房里,把随从吓得以为自家老爷出了什么事,拔腿就要去请大夫,却被身后的韩百川叫住,“干什么去!还嫌不够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