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她真的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不想离开姨娘啊……这就是不孝吗?
或许是的,不然父亲为什么会那么生气,那么厌恶。
于是她终于乖乖听话,回了襄邑,去陪伴那两位几乎没见过面的老人。
襄邑的生活,并没有刘遂初想的那样可怕。
刘家祖父母住在老宅里,仆人只有三两个,规矩并不多,相比起京城刘府的人口众多和种种繁文缛节,襄邑刘家算得上十分简朴,十分贴近普通百姓生活。
刘遂初起初还有些不适应,但很快,便尝到了这种生活的乐趣,她甚至可以和街头巷尾的孩子们玩耍,哪怕玩地一身泥,只要不被祖父母看到就无妨,祖父母年老觉多,几个老仆宠她,常常帮她打掩护,于是她越发自由肆意。
没有父亲和嫡母要讨好,不用跟几个姐妹争宠,哪怕日子没有在京城那么好,刘遂初也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错。
她如野草般肆意生长着,她甚至和男孩子们一起玩耍、交游、读书……
这在京城时都是不敢想象的。
祖父母靠培养儿子读书培养出个大学士,因此对读书的力量很是迷信,别的不怎么管刘遂初,但书却是一定要她读,比她在京城时,刘大学士对女儿们的要求更甚,因此刘遂初一直有先生教导,先生还是祖母特地从县学请来的教谕,以让刘遂初能像同龄的男孩子们一样读着四书五经,之乎者也。
可是——
男孩子们读书能考功名,能像她父亲一样以后做官,能让家族光耀门楣——女孩子呢?
在得知女孩子并不能考取功名,并不能靠读书让家庭光耀门楣时,刘遂初问出了这样的话。
教她的先生一时语塞,回答不出来。
于是刘遂初又去问祖父祖母。
而祖母,则鲜有地慈爱地摸着她的头,说,读书能让她身价加码,能让她觅得一个如意郎君。
那时的刘遂初完全情窍未开,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做如意郎君。
可是,总算有了个目标。
既然是祖父母说的,既然是能与做官考功名并列的,那一定也是很好很好的东西。
于是,奔着这个模糊的、她自己也不甚懂的目标,她继续读书、玩闹、成长。
然而,或许女孩子真不应该读太多书。
这是后来,刘遂初脑海中曾无数次涌现出的想法。
因为书读地越多,越明白,而越明白的人,越痛苦。
傻子是天底下最容易快乐的人,因为傻子不懂,天才是天底下最容易夭折的人,因为天才太懂。
书读的越多,刘遂初越明白,当初先生为何语塞,以及祖母口中的身价加码,以及如意郎君。
和读书考功名的男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