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补种及时,红薯、芋头栽了不少。还有南瓜、丝瓜、葫芦,只要是能吃的,都给种上了。田间地头,边边角角,到处都是瓜秧子、藤蔓子。
这些可以当粮食,产量大,营养也好。
报纸上提倡“瓜菜代”,没有比红薯、南瓜更适合的了。
收了秋,粮食入了库。
社员们又下地扒扒捡捡,弄出来不少红薯渣子。
谁捡的,就是谁家的。
为了多弄点吃的,大人、娃娃们都下了地,弯着腰,一遍一遍地刨,犁地都没这么仔细。当然,收获也不小,半天下来就能捡一大筐子。
田老汉和袁氏也随大流,刨了不少红薯渣子。
扛回家,晒一晒,就入了窖。
家里还有一点存粮,再加上自留地里的收成,足够吃到明年春天的。红薯秧子也晒干了,当干菜吃。还弄了一些藤蔓当饲料,养几只母鸡下蛋。等到进山拾秋,再弄几麻袋山货,杂七杂八的,怎么都饿不着。
袁氏小账一算,心里有了底儿。
“他爹,给大旺写信,就说粮食够吃,不要再寄粮票了……”
“好,俺这就写……”
田老汉给大旺写信,只说好的,不提歉收之事。
城里的日子也紧张,不能再给娃娃们增加负担了。
许凤莲一家也捡了不少。
她家人口多,自留地也多,光红薯堆了一大堆。为了便于存放,就切成片,晒成红薯干子。这个东西顶放,只要不受潮,不发霉,能存放一两年。
吕秀蓉也晒了一堆干货,留着过冬。
这一年下来,社员们都有了经验。
食堂再好,也不保险,家里得攒一些吃的。甭管好赖,能填饱肚子就行。要说,解放前就是这么过来的,不过是解放后,过上了好日子,就把困难给忘了。
田大旺收到老家的来信,哪里放心?
报纸上说,秋粮大面积减产。就靠山村那地界儿,估计也好不了。
可家里也不宽裕,想换一些全国粮票很难。小苗上大学,户粮关系一转,定量就紧张起来,粮票也攒不下来了。他们一家自个儿做饭,才勉强够吃。
可爹娘那边,光靠着粗粮可不行。年纪大了,得吃一点好的。
孙梅英见大旺为难,就说:“大旺,给老家多寄点钱,总能买到东西的……”
“好。”田大旺点点头。
跟城里不同,农村集贸市场开了,农副产品还是有的,不过,价钱贵一点。
秋粮减产,油料作物不足往年的一半。
食用油紧张起来。
按照定量标准,城市居民一个月二两油。可油票发下来了,油却供应不上,库存见底了,不晓得啥时候才能到货。
这么一来,大学食堂也受了影响。
一大锅菜端上来,都是水煮的,看不到一点油花花。
赶着打饭,同学们喝着菜汤子,砸吧着嘴。
“瞧瞧,清亮亮的,刷碗倒是省事儿,拿水一冲就好了……”
“谁说的?瞧这是什么?油花子!得用开水涮一下,一点都不能浪费……”
同学们开着玩笑,很乐观。困难是一时的,一定能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