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之前的比较浅,后面的比较深。咱们大儒在专注一经之前,也会涉略其他内容的。"
【但考公是有学历限制,即,你考公前已经接受了最普世公平的高考筛选了,国家已经借由高考保障了各省大学生比例。
然后这些大学生被放在各种“国子监”里共同学习,此时教育资源做了一个重新的分配,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各省学子,走到了相对公平的同一起跑线上。
四年里,他们的籍贯被尽可能模糊了,进一步的考公、考研取决于该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课外
培训班、和学生自我的努力。】
明朝的大家恍然了:
"如此说来,小学也好,初中也好,每一次的考试,其实都是帮助那些学子,做一次教育资源的再分配。"
"这样的话,只要跟着学校,努力学习,按部就班地升迁,便免了自己求学的苦楚。倒确实是个相对公平的办法,便是去不了那最顶尖的学府,也会逐渐去比之前更好的学府。"
"不错,不错。”郁新也频频点头,"我悟了,等到那高考的时候,兔朝再人为调控各省人数,帮助偏远省份,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此,差距就尽可能地被缩小了。"
他感觉有点不妙。
他竟觉得自己开始被说服了。
【明代科举流程是:各省分开乡试→全国集中会试→在皇帝面前殿试重排名次→决定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后,二甲三甲的人里选取观政庶吉士(后期需要考核)
与高考制度对比,若把乡试理解为高考,会试理解为考公,乡试→会试里缺乏“大学”的教育资源再分配。
他们存在一种会试失败,进入“国子监”复读的政策,具体执行时,这些复读生大部分还是返乡“依亲学习”。再次明确凸显了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现在咱们倒是还没有这依亲学习的。除非生了病,否则,都是让他们在国子监里继续读书。"(*注,历史上是宣德10年开始出现大规模依亲学习)
朱棣:“或许是未来财政不行了,养不起那么多读书人,所
以才把他们放回去。”金幼孜弱弱的开口道:“而且南京的各种开销都大……返乡读书会比较省钱。”朱元璋叹口气:“长安大,居不易。”
【此外,还存在一种一地出了高官、进士,影响该地的文风之兴盛的情况。蹇义等人都是典型。
原因很多,有些大儒致仕回乡后,会在当地讲学;
有些士大夫发迹后,宗族力量崛起,有更多的钱财办设宗族范围内的学校。
有些举人不中会被仍去各地学校教书——而举人家境不ok时,他们希望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干活,所谓故土难离。
这些原因,都不自觉了形成了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毫无疑问会导致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所以,明朝科举决不能纯粹的理解为一种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要认知到,藏在朝堂下的教育问题。】
老朱这时候突然看了眼金幼孜。
金幼孜:"?"
老朱:“金幼孜,江西人。”
金幼孜忙道:"是……"
话没说完,老朱继续说:
"黄子澄,江西人;杨士奇,江西人;可能的胡广,江西人。"老朱开始深深皱眉了。
"怎么回事,江西人的人数,是不是有点高了?这该怎么办?"金幼孜脸色煞白。
陛下,您要不要再想想?再深思熟虑一下?那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文天祥,黄庭坚,朱熹,晏殊……全都江西人呐!
虚伪的凤阳人郁新,思考了一下,承认:"嗯,确实有点多,应该要调剂一下。""咱问的是要怎么办。"老朱不满。
"未来的解决办法,是大兴学校。”朱棣说,"与私立学校相对立的,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国家兴办的公立学校了。公立学校多,我们可以主动让一些大儒去偏远地区呆着,干预调节当地之文风,吸引更多的人求学,教出更优秀的人。"
郁新:"?"
有没有一种-->>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能,大儒只想回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