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初期,朱棣还是学老爹,谁都可以举,谁都可以说。武官举文官都ojbk。
直到永乐9年,蹇义带着六部尚书一起上书新保举制。
举主范围:在内7品以上“文职”≈ap;ap;ap;近侍官(belike杨士奇等人)≈ap;ap;ap;在外五品以下,县正官。
举荐对象:五品以下官,地方风宪。
可就职范围:风宪、布政司、按察司、府、州、县官
考核者:吏部
拍板:皇帝
惩罚:无才or贪污,举主连责。
和以前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象被划定在了官员队伍内部。(永乐19年曾再次面向民众选秀,但不如9年的意义深远)。
以前低阶官员的铨选是吏部自主考核运行,现在利用保举的办法,让沉淀在底层的官员有了一个新的上升通道。
当时吏部选出来的“风宪”等地方官,犯事者极多。朱棣又很在意“为朕养民”者。
于是他把保举制放在地方官的范围test看看,自己亲自把关的情况下,会不会变好?
充分体现了朱棣“重贤重民”的思想。】
朱樉:“哇……这是在分吏部之责吧?怪不得蹇义要带着六部尚书一起呢,向你交投名状啊太子棣弟,集权好手段!”
朱棣:“……我给他们更多的途径,难道不正说明了我无为而治的执政思想,怎么变成集权了!”
朱棡:“但内阁和吏部权力之抢夺从这里开始的没得辩。”
【but,话说回来,这种制度弊端是很明显的。
没有严格的考试程序,没有好的审核措施。容易结党营私,相当仰赖一个皇帝的政治素养。
朱元璋、朱棣hold住,后面的就说不好了。
仁宣是保举制最旺盛的时代。高级官员的选任,已经正式分流到了“保举制”。
仁宗规定,保举制完全面向官员。
宣宗规定,举主为三品以上京官,举荐“监察御史、知府”等职责。还创立了“连名保举”之法。
周忱、于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三杨等人保举出来的。】
杨士奇原本因为内阁和吏部争人事权的事情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然后就听到了这一段。
一下子,他也抬头挺胸了。
周忱、于谦!
我保举的!
【仁宗共下令保举4次,宣宗保举7次。而朱棣+朱元璋在位53年,一共才9次。
大约有177各官员被保举,9个侍郎,6个布政使,62个知府,30个御史、给事中。
非常的庞大。
宣德10年,甚至规定“监察御史、给事中”必须由保举产生,不再由吏部选任。吏部只负责审查。
仁宣年间,有记载的共有6人因为保举不当被惩处,以至于一度出现了宣德7年,杨士奇报告无人胆敢保举的情况。
严厉的惩罚措施是很好的,这是制度拥有长久生命力的保障。
但朱瞻基敢罚,三杨他不敢啊。三杨选择降低保举制的存在感。
正统2年,停止“保举”知县
正统5年,停止“保举”知州、监察御史、给事中。】
杨士奇忙道:“这只是推论啊!也没有史料的支撑,怎么能说我是不敢呢?”
“但这朝政一天天的就败坏了下去,你还向王振委曲求全!”茹瑺忍不住哼了一声。
对着这太前辈,杨士奇也只能喏喏连声:“这王振的事情,前面说过,也不一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