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半空,没有了可以借助的力量,唯有那日积月累的身体素质。
膈肌、腹横肌、多裂肌、骨盆底机所形成的最深层的核心,在余乐的控制下,爆发出所有的力量。
就像四方大将,调动亿万兵马,在那冲杀调度中,于是数不尽的肌理被拉扯着,用着完全违背力学的方式,将还想在惯性中继续旋转的身体,硬生生地定住。
必然的,身体会有瞬间的僵直,这是力量相冲的结果。
如果是在平时,这样的僵直几乎没有存在感,人类自身携带的平衡机能有充足的时间去调整。
但余乐没有时间了。
他已经看见了自己的落脚点。
距离坡面近在咫尺。
而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方向并不是很好。
稍微,有点用大了力。
这样的落地,大概率会摔,就算勉强成功,估计过于深的下蹲,也可惜了这个难度动作。
这一刻余乐没想过自己在决定去做2160的时候,认为就算失败也无所谓。
他的脑袋里只有成功。
只有怎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将自己的落地姿势,调整到最佳。
僵直还在继续,身体里相冲的力量好像小了一点,又好像还是那么强。
必须动起来。
他告诉自己,必须要动起来!哪怕只有一点点!
额头的青筋不知道什么时候浮现,眼底也有一道红丝闪过。
核心力量的再一次唤醒,既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控制全身,那就只微调关键的部分吧。
老运动员的沉着冷静,在这一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冠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则具备将经验化成现实的能力。
于是,向左侧旋转的身体在遭遇对抗的力量,停滞的空中的时候,本应该僵直的身体,开始以一种微弱的,大概只能在倍数摄像机下才能够看见的变化。
很关键,很精准。
是胯部。
不足一寸的转动,成功带动前一刻还向后弯翘,被双手抓紧的那条腿,也具备了向另外一条腿靠近的力量。
于是一前一后,分开较大的双腿,一点点并拢,成了极为标准角度。
最后就到了脚。
这一系列的变化是联动的,越是到肢体的末端,获得的可支配力量就越多。
脚腕移动,雪板从极致的外撇向内收拢,板头的角度从一定会失败的程度,开始逆行降低风险。
一寸,成功提高20。
再一寸,又是20。
余乐很清楚,什么样的姿势,一定是最标准的最完美的落地。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他可以做到最好,百分百的落地成功。
这不是,时间不够了吗?
成功率还没有提高到百分百,足尖已经感觉到落地的触感。
他还在半空,那是从板头传递过来的轻微力量,让余乐心中一紧。
来不及了!
余乐当断则断,不再去和落地的姿势较劲。
他开始转动肩膀正面朝前,同时再一轮新的力量生出的同时,就已经遍布在身体的下半截部分,而不是只有一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