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女世子 > 第190章 远征蒙古(第2页)

第190章 远征蒙古(第2页)

皇帝摇头,说道:“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不能因为朕当了皇帝,就松懈了对边境的治理,蒙古陨落,这些残余势力的确难以攻入中原,但是只要他们存在一日,便可卷土重来,便是我朝永存的威胁,唐宋为何会亡,是亡于敌也亡己,坐以待毙只会养虎为患。”

张九昭停滞了一会儿,因为明廷已有多年没有与北方诸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了,而此时的皇帝,已经改变了当初做塞王时的心性,他在犹豫,也在害怕,害怕一旦战败或停滞不前,皇帝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战争带来的苦……臣饱受过。”

皇帝脱了皁靴,踩在羊皮地图周围的绒毯上,四方小屋内被炭火烤的暖烘烘的,“战争的苦,朕比你要体会的深,那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

皇帝拿着一根拐杖,伸了伸酸痛的老腰,“朕已经记不得,曾有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了,都是因为对妻儿的执念还有自己的不甘心,让朕活了下来。”

张九昭低着头,拱手道:“陛下这一朝,军力远胜先帝朝,陛下想要除去北边蒙古的隐患,可以派遣大将出征,朝中善战的将领,也远不是先帝朝可以比的。”

皇帝摇头,仍旧坚持要亲征,“朕,偏不服老,这万世基业,是朕亲手打下来的,朕也要将它守好,安安稳稳的交到后世手中。”

张九昭于是不再劝阻,皇帝住着拐杖走到地图上,踩着长城的位置俯瞰脚下的诸胡,“最后能做些什么,便尽力去做,她是儒儒留下给朕的,朕不想她变得像朕一样。”

“陛下若要亲征,朝中还需做准备才行,毕竟远征蒙古不同其他的战争,军队调度之后还要重新布防,粮草也是重事,以及应天府,紫禁城内需要有人坐镇。”张九昭顾虑道。

皇帝表示认同,随后道:“朝中的将领,都是跟着朕从藩邸出来的人,用兵之上,朕还是比你们都懂的,至于由谁坐镇朝中,你心中已有人选吧。”

张九昭抱袖拱手,“陛下起兵时,殿下独自一人在顺天府安定后方,不曾出过差池,可见殿下的能力足可坐镇后方,免陛下后顾之忧。”

对于张九昭的话,皇帝没有反驳,侧头看了一眼右手边的辽东镇后,沉默了一会儿,“那就等亲征之时,召她回来监国吧。”

——

永康五年,还未等到皇帝亲征蒙古,西南一带便开始生乱,同年秋天,思州土司叛乱,远征的计划只得搁浅。

思州土司叛乱,皇帝命新城侯张弼为大将,率军前往西南平定思州叛乱,年冬,平定叛乱之后于当地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以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而在此期间,北边的胡人越渐猖獗,不断入侵边境,还截断通商的道路,掠夺粮食与人口。

军报传入朝中,便有朝臣于朝议之上提出讨伐蒙古,当皇帝顺着武将的话提及自己要亲征时,却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

皇帝以为是因群臣觉得自己年老故阻止自己亲征而大发雷霆,最后以强硬的态度与绝对的权力,迫使群臣妥协。

“朝廷不可无人坐镇,陛下若执意要亲征,那便请将燕王殿下召归,立为储君。”

不甘示弱的文臣们一同跪下,似再向皇帝谈条件一般,皇帝听着自然不悦,“你们再威胁朕吗?”

原燕王府左丞如今的吏部尚书抬起头,一脸正气的对着皇帝说道:“这不是条件,陛下,您若执意要亲征,那么朝中便不能没有人主持大局,难道陛下要把朝大明的政交给外姓臣子吗?”

内廷的小皇子不满三岁,远在辽东的皇长子是皇帝的唯一选择,皇帝自然知道,但群臣今日借此要挟,让他心中很是不爽。

“立太子?”皇帝冷笑一声,“诸卿是觉得朕回不来,还是在盼朕回不来?”

“臣等惶恐。”群臣楞道,纷纷跪伏请罪。

——

永康六年秋,皇帝召归燕王赵希言,同年,皇帝远征蒙古,调集三军,并将京城三大营悉数带走,命燕王赵希言监国。

“永康六年,戎狄屡次犯边,滋扰百姓……朕欲亲征,剿灭乃还,特命燕王代朕监国,朝中军政大事,权由燕王负责,望汝不负朕恩,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与圣旨一同来到辽东山海关的,还有迎接燕王的仪仗队与护卫禁军,然就在队伍接到燕王从山海关乘船南下归京时,却于夜里遭到了刺客的伏杀。

传旨的官员与仪仗队及禁军数百人悉数惨死途中,无一人幸免遇难,此事震惊朝野。

这是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桩敢截杀当朝皇子的大案,竟发生在皇帝御驾亲征的前夕。

朝臣惊乱,皇帝震怒,当即便命刑部与大理寺一同前往调查,又令锦衣卫暗中追查。

【作话】

玩过江南百景图吗,松江府的河流疏通,这是永乐大帝的功绩。

——莫急莫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