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北狄公主姓阿史那,乃是北狄先王的幼女。
早些年,大熙末帝曾经为着拉拢北狄,遣派使者为自己的太子谢麒向北狄求娶公主,当时大熙嫁去北狄的荣成公主尚在,也是她一力促成此事——只是,前头的几个姐姐都已嫁人,阿史那公主本人又不满十岁,只是订了婚事没能完婚。后来荣城公主过世,北狄先王亦觉熙朝国势渐弱,屡有反悔之意。待到熙朝亡国,太子谢麒自尽,这门婚事便也彻底作罢。阿史那公主也因着这门婚事而蹉跎年华,后来又有先王病重、兄长争位等等事情,她也至今未嫁。。。。。。。
这会儿,北狄王庭里那位才登位的新汗王本年纪尚幼,声望不足,此回之所以能登位也多亏了强势的母亲和叔父。他现下正在与自己的亲兄长打得热闹,见着大周在边境演练兵马,心慌之下倒是想到了这个还未出嫁的姐姐,干脆叫使臣带着阿史那公主和牛羊马匹一齐入长安,和亲大周,以结两国之好。
那使臣的汉话和礼仪只是仓促学成,说得不甚流利,只是态度倒是诚恳:“听说大周的皇帝陛下气度宽宏,有如渊海。我等与公主怀诚而来,不求高位,只望与大周盟婚姻之誓,结两国之好,永为兄弟之国。”
皇帝正想着撺掇北狄两边接着内战,最好能打得两败俱伤,所以必要选择一边慢慢扶持。而且,对方带来三千马匹确实是难得的骏马,使臣那边又已说了这都是阿史那公主的嫁妆,皇帝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只不过,这位阿史那公主现今都已二十二岁,皇帝自然不可能把她嫁给十多岁的太子,原还想着齐王自齐王妃郑氏过世之后至今未娶,身份亦是相当,或可赐婚齐王。只是齐王能做什么久的鳏夫,态度自是十分坚决的,皇帝赐婚的圣旨都还没到呢,他自个儿便先丢下齐王府满府的人,跑去山上的寺庙里头暂住,摆出一副“你要再逼我,我就出家做和尚”的态度。
太后心疼儿子,生怕齐王一个想不开真就剃了头发出家去了,连忙拉了皇帝商量。商量到最后,皇帝也无可奈何,只得自己出面收了这位公主
,封为和妃,赐住熏风殿。
和妃面圣时穿的乃是北狄服饰,带一顶极华丽的毡帽,一头深色的长发尽数编成一根根的的辫子,辫子上又编入了许多金片和宝石,一路走着泠泠作响,而金片折射着的金色阳光则令她蜜色的肌肤更添几分光彩,她生得高鼻大眼,眼睫又长又密,眸光流转之间仿佛带了钩子,妩媚天生,比之后宫的妃嫔们更添了几分异国的韵味。
最最难得的是,因和妃先时那桩婚事,荣成公主特意请人教她汉话和礼仪,故而她一嘴汉话倒是比使臣还要流利,礼仪亦是十分娴熟。
也正因如此,和妃入宫之后,皇帝倒是颇觉新鲜,很是宠爱了些时候——本来,皇帝年纪渐长,许多新宠也不过是略得些宠爱罢了,倒是更念旧,更喜欢去许皇后或是谢贵妃处,只是和妃一来,他连着好些天都歇在了和妃的熏风殿里。就连过年时候的宫宴上,皇帝都特意叫了和妃上去献舞,和妃之风光,一时无二。
郑娥此时方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先时,郑娥住在甘露殿里,虽是常见着各式各样的妃嫔却也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心里隐隐觉得:就像是她一个人却需要许多人宫人嬷嬷服侍一般,萧叔叔一个人或许也需要许多妃嫔伺候呢。只是后来搬出了甘露殿,又从崔先生处知道了些小故事、小典故什么的,郑娥便又渐渐有些迷糊起来:民间那些人似乎都只有一妻,萧叔叔除了皇后之外却还有许多妃子,似乎有些不对?
郑娥并不傻,她也知道这事不好去问皇帝,悄悄问了萧明钰——在郑娥心里头:二公主、五皇子、六皇子乃至张长卿都是极好的,每日里一起玩也是很高兴的,然而萧明钰却不一样。不知道是因为萧明钰之前在紧急时候救过她还是萧明钰年长一些的缘故,郑娥心里头反倒更觉他比其他人更加可靠些。
所以,有了问题,郑娥便先去问萧明钰了:“为什么崔先生的故事里有些人都只有一个妻子,可萧叔叔除了皇后之外却还有那么多妃子呢?”
萧明钰倒是怔了怔,好一会儿才道:“父皇乃是天子,自然不同常人。”他顿了顿,见着郑娥似懂非懂,便低着头耐心的和
郑娥解释起-->>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