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画的右侧处,长条的方框里写了“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这几个字。
在碧空的画面影像之中——
几名农人正在桑田里辛勤地劳作,他们将芜菁、绿豆、小豆等作物,播种在桑田行间门。
紧接着,画面一转。
动画里又出现一片广阔的麻田,这些农人又开始在田里的麻子之间门,播种了芜菁。
随后,农人们在种植了葱的农田之间门,播种胡荽;在种植了大豆的农田之间门,播种谷子。
这些作物的名称,都被方框文字,清晰地表露出来。
所以,春秋时期的大家不仅学会了这种“间种”的方式,也学会了哪些作物可以进行“间门种”。
芜菁、绿豆、小豆在桑田里“间门种”,芜菁在麻田里“间门种”,还有葱田、豆田等等。
不过,天幕所展示的也仅仅是例子。
更多的作物搭配,还需要他们自己进行各种试验与探索。
战国时期,很多魏国人看见天幕的“北魏”。
纷纷陷入了沉思。
魏王假:这北魏是啥?反正不是我们魏国。
贾思勰?谁啊?
魏王豹:你要说是西魏,我就开心了。:)
——项羽大封诸侯后,改封为西魏王的某位。
【除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之外,南宋陈旉的《农书》也记载,桑园之间门,可以“间门种”苎麻。明清时期,更有粮菜间门种、麦豆间门种、稻豆套种、稻肥套种、麦棉套种、桑豆套种、桑菜套种等等。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出色的创造。】
春秋时期,齐僖公、晋武公、卫桓公、宋庄公、鲁惠公等人,眼睛亮得发光。
各种作物进行“间种”“套种”。
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因为天幕说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不同作物的特性,所以他们珍而重之地将“粮菜间种”“麦豆间种”等例子记录下来。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他们完全没听说过的作物,比如“麦棉套种”里面的“棉”。
【除了轮作倒茬、间门作套种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叫做“多熟种植”。】
只见天幕的动画,闪回了战国秦汉时期。
中原地带。
农田间门,农人们收获了冬麦,种上了禾豆。
岭南地区。
农田间门,农人们正在种植一种双季稻。
天幕上的时光过得飞快,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来到了一个名为“宋代”的朝代。
江南地区。
农人们收获了早熟晚稻,种上了小麦、豆类、油菜。
又历经无数个春去秋来。
明清时期,南方的农人更加普遍地,在他们的田地之间门,种植起了双季稻。
这样的现象,开始向长江流域扩展:
在明清时期的地图上,象征着“双季稻”的图标,开始不断地复制增加。
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二稻一麦”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