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悬法,是沈括认为最好的一种办法。】
【这种办法,首先是要在新缫出的丝絮当中,取同一只茧的丝,然后将芥子大小的一点蜡,缀于针腰,最后将针悬挂在没有风的地方。】
【这样一来,针尖就常常会指向南方。】
秦始皇坐在一处视野极佳的高台之上,他的身边已经有人恭敬地呈上磁石与钢针。
他这时代虽然已经出现了炼钢的技术,但比起后世的钢铁,发展得并不算卓越。
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人,更是难以立即取得钢针,更别说在天幕放映之时就拿到了。
落日的余晖,洒在秦始皇高大的身躯。
他拿着磁石与钢针的动作,与地上的阴影错落融合,画面神圣而又庄严。
秦始皇的影子里两手重叠,正在将手里的这枚钢针,放在磁石这一天然磁体上摩擦。
也就是,进行人工传磁。
随后他一边听着天幕的述说,一边轻轻地将钢针,放在自己的大拇指的指甲盖上。
在这光滑的指甲盖表面,进行人工传磁过的钢针,果然开始摇晃摆动。
最后,它停了下来。
依据咸阳宫的南北方位,这枚磁针的针尖,果然是指向了地理上的南方。
不过,经由仔细对比。
秦始皇发现,他的这枚磁针的指向,与正南方其实还是有一定误差的。
这是何故……?
他有些不解,天幕上的确是这样说,他也的确是这样照做,但结果却有所不同。
难道是朕哪里做得不对?
正在怀疑自己摩擦磁石与钢针的打开方式是否正确的秦始皇,忽然听见天幕说——
【经过观察与实验,沈括还发现,磁针所指示的方向,其实并不是正南,而是微偏东。】
【磁针指向微偏东南与西北,这在我们现代的科学上,则是叫做磁偏角。】
秦始皇:哦,原来这个是正常的。
科学?磁偏角……?
秦始皇微微一顿,他这时候才想起天幕之前一晃而过的、大段文字叙述的其中一句:
“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是天幕所谓“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记载的词句,这里还没有“磁偏角”的说法。
看来,是天幕背后之人的那个时代。
他们拥有“科学”,对世界各方面的探索也更加地深入,并且建立了系统的体系。
秦始皇看着手中的这枚磁针。
他不确定天幕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就算有磁偏角的存在——
指南针,也已经非常够用了。
他现在拥有浩浩疆土,利用指南针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丈量地形之类的都能用上。
汉武帝也在做宏观方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