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什么是黑?什么是白?
黑白之间的灰,又代表了什么?
按理来说,应该没有人会喜欢黑夜的。
却还是有那么多的人,蜷缩在黑夜之中,一边渴求着光明与希望,一边又害怕真的被光照到身上。
整个招待的房间里,在林火旺念出这一首后顾城的《一代人》之后,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当中。
这首《一代人》,是朦胧派代表诗人顾城,将在几年以后写的一首短诗,发表在1980年的《星星》诗刊上。
现在却被林火旺在1977年就拿了出来,但时机也可以说是非常契合的。
因为这首《一代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对特殊时期的一种象征与隐喻,诗中用“黑夜”象征着政治高雅与精神压抑的黑暗年代。
用黑色的眼睛,来双重表达,既是那年代黑暗侵蚀的产物,所谓被时代异化的视觉,又是代表着新一代青年们觉醒与反抗的象征,因为用黑暗富裕的这种敏锐反过来寻找光明。
而最后这里的“光明”,就全然代表着这一代人此时所迫切需要的希望、理性与人性复归,算得上是真正体现了一代人对理想和真理的那种执着追求。
可以说。。。。。。
这一首《一代人》,在这个年代发表出来,甚至会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获得更多的认可与狂热的追逐。
毕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全篇都是美好与希望,是乐观与希望在蓬勃发展与追求极致浪漫的幻想。
但是《一代人》当中的黑暗、眼睛与光明,三重概念的层层递进,却是真实的将这被特殊时期耽误的一代人,甚至是上下几代人,都从一个泥潭当中拉了出来,赋予了他们看到光明与希望的能力。
不由得!
主编严辰眼眶湿润了,听到这一首才短短十几个字的短诗,他的脑海当中,瞬间回闪过特殊十年之间,自己被人打倒,下放,批斗,欺负,嘲讽,彻底否定,检讨,绝望,自杀。。。。。。
于无比黑暗与绝望当中,最后平反,回到热爱的工作岗位,重新拥抱文学,徜徉在诗歌的海洋,看到一幕幕百废待兴的景象。
他甚至无比震惊和疑惑于,为什么林火旺能用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就将这样的一个浩劫年代,如此具象化了出来呢?
更加难得的是,这首诗没有述说苦难,却道尽了苦难,没有描述希望,却给满了希望。
诗中展现出来“寻找光明”的那种生命力,是能让所有读到的人,从一种灵魂根源当中,迸发出来的。
“太。。。。。。太好了!太棒了!快!快记下来,这首诗,简直。。。。。。简直是太赞了!”
一向善言的严主编,都无法用华丽的辞藻去评判和夸奖这首《一代人》了。
用最直白的“太好了”、“太棒了”、“太赞了”,才似乎能最直观的体现出对这首《一代人》的无上赞誉。
“不得了啊!主编,要是这首《一代人》发表在我们《诗刊》上,绝对能引发无数人的共鸣,更加能让目前还处于黑暗困苦当中的许多人,看到未来和生命的希望啊!”
编辑李英此时也是泪流满面,因为她的父亲也曾经在特殊时期被打倒,她还曾经跟着母亲住过一段时间京郊的牛棚。
还好,他们家平反得早,但却依旧对那段时期的记忆刻骨铭心。
而在场的这些知青们,就更加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