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归尘·无色 > 有红衣一人(第1页)

有红衣一人(第1页)

沈周独自一人,游历近一年时间。自北地关塞至江南水乡,名山大川,古镇小巷,皆一一踏遍。将世情百态,人心炎凉尽收眼底。

天下表面安宁,朝廷犹存,坊间亦歌舞升平,城郭内外,仍可见画楼朱阁,酒旗招展,然看细微处,便知风雨已至檐下。世道虽未崩坏,然暗潮潜涌,百姓困顿,艰于衣食。即便繁华街市之上,亦常见挑担老者步履蹒跚,破衣少年倚墙而坐。问之,皆曰:“聊度一日耳。”

途径山水胜境,沈周也会信步游览,偶尔见得几位寒士结伴,高声诵读自撰文章,声调激昂,满纸锦绣,描摹的却是盛世太平,国泰民安。然细观其人,面黄肌瘦,衣衫单薄,彼辈所讲之盛世,竟连自身亦未得其半分。唯有那一腔书生之气,支撑其于风中站立,直至诗罢词尽,声嘶力竭,仍不敢低头。

沈周走得愈远,心中困惑愈深。山川依旧如画,春水绿,秋霜白,古桥仍卧,林烟常起。然画卷之中,众生苦难难掩。未入和庐山之前,他曾憧憬传奇人物,谓善恶分明,黑白昭然,只消持剑行义,便能拯世安人。然而此番亲历,方知善与恶,黑与白,皆如水墨浸渍,交融晕染,岂容分辨?弱者未必可怜,强者亦非尽恶。世道如一幅久置的旧卷,层层斑驳,良莠混杂。

沈周自以为身负修行,行走江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当有所为。然而,所扶者不过寥寥,所不能扶者,亿兆众生。杯水车薪,焉能救焚?且世事如流水,扶得一时,扶不得一世。蒲草即便百般呵护,终不成乔木,终不禁风霜。

他的热血,在这行旅与风霜之中,悄然冷却,眼神却愈加深邃,亦愈加迷惘。他无法视而不见,亦不愿自欺,躲入深山,以清修之名,苟且偷安。人世苦难,于他心头,如针般难安。他隐隐预见到,自己终要做些什么,不知成败,只知不能袖手。

至是,距与左叙枝之约尚余三月,沈周回首四望,遂踏上归途。

途经永昌县时,天色已沉,暮霭沉沉,街头却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似乎有人办喜事。

沈周信步入城,寻了家街角酒馆,要了碗面,正欲打量,却听邻桌几名食客低声议论。

“一年又一年,赵横这狗东西今日又强娶了蔡家的闺女,分明就是打着纳妾的幌子,要霸人家的田产铺面!”

另一人叹气:“这世道,哪还有王法啊,赵横根本不在乎王法,你瞧着他做这些事情,连遮掩都懒。唉,仗着他那和庐山长老姐夫的名头,谁敢拦他?谁又拦得住?”

沈周闻言,眉头微蹙,听到“和庐山”三字,心中已然警觉,心觉不妙。

他悄悄向掌柜问清了赵家所在,隐藏行踪,趁夜悄然前往。

他到赵家宅院时,婚宴已近尾声,宾客散去。沈周隐匿身形跃入后院,打算先救出蔡家女子,正欲探查,却冷不丁瞥见屋后一角躲着一人,赫然是黎安。

和庐山的弟子他认识的不多。但这黎安,他却记得分明。那年放蜂窝叮他,事后又推师姐去顶罪,这样让人不齿的手段,令他至今记忆犹新。

他刚想上前,就听见新房内传出异样的动静。他绕道另一侧窗边屏息倾听,却听见一个女子压低声音道道:“赵横,犯到我手里,还敢出言狡辩,信不信我今日就废了你!”

沈周眉头一皱,戳破窗纸细看,只见屋内红烛摇曳,那新娘已将盖头掀下,此刻正背对他,一手锁着赵横的命门,手持一柄铜烛台戳在赵横喉头,。

赵横满脸通红,却不敢高声:“你敢对我动手,我姐夫可是和庐山长老,你敢吗?我劝你识相些,就此离去,莫管闲事。否则,你就是惹上了和庐山。”

少女冷笑一声:“和庐山岂会同你这种败类沆瀣一气?”

赵横又惊又怒:“你又是何人?你要是敢对我出手,明日和庐山的人就会替我报仇。你跑得了,这蔡家父女可跑不了……”

他话音未落,那少女出手如电,将赵横打翻在地,随即绑缚严实,拖出门外。沈周在暗处微讶,这姑娘功夫不凡,出手又狠又准。不知跟黎安是什么关系。

黎安从屋后蹿了出来,一把扛起赵横,与少女翻墙而去。

沈周暗自跟了一段,发现他们将赵横丢在了马背上,趁着夜色,径自朝和庐山的方向去了。

沈周沉吟片刻,转身又回了赵家的大宅。

===

翌日清晨,和庐山主峰上,阒寂多年未响的玄同钟骤然被人敲响,钟声滚滚,传遍山巅。

等沈周跟着左叙枝赶到主峰时,主峰上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那个赵横正跪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装得十分可怜。

而那个身穿红色嫁衣的少女正跟和庐山掌管戒律的王长老吵辩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