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语把自己说馋了,也不叫丫鬟,就自个儿带上林黛玉,去吃她口中的军盾锅盔。
很酥脆的一种饼,不算太大,一口咬下去,表皮能酥脆到掉渣。
锦语买了10个,和林黛玉一人吃了一个,又去卖馄饨、云吞面的小摊前,吃了一碗馄饨。
当然锦语是大碗,林黛玉是小碗。之后还去一家专门卖点心的铺子买了一些最时兴的糕点果脯,再之后回来的路上,锦语啃着已经凉了的军盾锅盔,还顺路买了烧鸡烧鸭。
林黛玉全程保持安静,算是被锦语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时候,林黛玉忍不住开口了。
“这么大早就吃这样油腻,不怕消化不好。”
“不怕。”锦语回答得振振有词:“我历来如此,从来没有肠胃不舒服过。”
林黛玉又道:“那是你。我可不敢像你这样吃。”
“所以我吃第三个饼子的时候,才没有叫上你一起。”
“你叫上我一起,我也不敢像你这样吃。”林黛玉感叹,“话说回来,跟着你一块儿,食欲都变好了。”
林黛玉虽说离开的习惯是饮食清淡,但是呢,并非不食荤腥。而且饮食清淡,和吃不吃荤腥其实是两码事。
很多时候,人们常以为饮食清淡是只吃素。实际上不是的,饮食清淡,是指食物的味道,不要辛辣。讲究食物本身的味道,主打一个原汁原味儿。
锦语不挑食,只是相对更喜欢吃麻辣鲜香的食物。除了不吃鱼外,只要给锦语一个机会,他什么都敢往肚子里吃。
有时候家里都会怀疑,锦语其实的饕鬄托生。不然怎么小小人儿,食量却大得惊人。
现在锦语这长相,这体重,都是吃出来的。
而且要是家里人不加以控制的话,大概现在的锦语,已经成了重量级的小胖妞。
鱼鱼真的不知饱足。只要给机会,就会不停的吃吃吃。拿后世趵突泉的锦鲤来讲,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投喂得,已经不能用锦鲤形容了,而是猪锦鲤。顾名思义,已经肥得像猪了。
“咦,那人好像见过。”林黛玉突然拉住锦语的衣摆,让她看向前面不远处。
锦语下意识的顺着林黛玉手指的方向看去。
是挺熟悉,仔细一想,不是在大佛寺偶然的那位看起来暮气沉沉的妇女嘛。
此时打扮得珠光宝气,不似以往。
锦语倒是认得她,不是因为大佛寺的偶遇。而是。。。。。。四福晋,雍贝勒的嫡福晋,本身名气就挺大的。
锦语压低声音道:“知晓她是谁吗?”
林黛玉迟疑片刻,依然摇头说不知。
锦语这才继续说:“雍贝勒福晋,听说是皇子福晋堆里出了名的贤惠人,也就太子妃能和一块儿相提并论。”
林黛玉点点头,她也听说过四福晋的名声。甚至在荣国府住着的时候,还听王氏和王熙凤说话时,用惋惜的语调感叹说四福晋自从嫁给雍贝勒后就子嗣艰难,好不容易生下唯一的子嗣,结果身子骨病病歪歪。
甚至还有道士批命,说弘晖阿哥活不过八岁。
“听说四福晋很少外出,今儿怎么独自出贝勒府了?”
“或许是有要事吧。”
锦语只觉四福晋面善,忍不住盯着看了好久。久到四福晋都注意到了,无法忽视,就将目光看向两人。
还以为是谁,没曾想是两位小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