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王厨娘便进得门来,开始整理食盒。
瞧见王厨娘收拾得当,手中提着个竹篮,准备出门,陶夭笑嘻嘻地凑了过去。
“哟,厨娘姐姐,这么忙呢?”
“陶娘子啊,多日不见了。”王厨娘脸上亦露出热络的笑:“这不,给少爷去拿点菜。”
“哦……”陶夭随意倚在一旁的案台上,眼尖地看见台子上摆的几个盘子,眼神顿时一亮——这不就是谢令辰食盒里头装得意楼点心时用的盘子么?
她随手拿起其中一个,在手里翻来覆去:“厨娘姐姐,你这盘子花纹好别致啊,得意楼的啊?”
王厨娘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后便笑了起来:“哎呀,他家点心做得好,我替我们家少爷定过几次点心,这不,盘子还得给人送回去呢。”
“哦?”陶夭眼神微微一眯,语调拉得悠长:“谢公子可是懂吃的人啊。”
王厨娘接过餐盘:“陶姑娘说笑了,不光是咱们谢家,这州府的达官显贵,哪个没去过得意楼呢?”她匆忙地将台子上的东西收进篮子:“陶娘子,我这儿还有事,就先不陪你聊了。”说罢,不等陶夭开口,她便拎着篮子快步离去。
目送她的背影远去,陶夭拿指尖轻点着其他普通盘子,低声嘟囔道:“得意楼,本姑娘今日倒要看看你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陶夭一进得意楼,便被大厅里热闹的客人惊住了。
座无虚席呀!
扑面而来的是酒香与菜香交织的浓烈气息。
大堂宽敞明亮,四周摆满了精致的瓷瓶,上插应季鲜花,尽显雅致与奢华。
这层热闹非凡,酒客们推杯换盏,笑声喧天。
伙计如梭如流,提着盛满菜肴的托盘四处奔走。
台前,甚至还有说书人摇着折扇,引得听众连连拍手叫好。
她眼看着王厨娘进了厨房,也没有惊动人,而是往螺旋木梯处去。
陶夭登上二楼,只觉心神陡然宁静下来。
楼梯转脚的桌旁点着青铜香炉,焚着幽幽檀香。
包间外都挂着竹帘,每间房还有雅致的名称。
陶夭又踏上三楼。
楼中装饰更为讲究。
廊外屏风绣着珍禽异兽,壁挂名家墨宝。
还备有一架古琴。
此处显然是得意楼的核心之地,专供达官显贵与豪客享用。
陶夭环顾一周。
难怪这里能被誉为府城中的“风雅之地”。
此时,三楼的正堂中,掌柜的正悠哉地扒着算盘珠子。
见陶夭进来,他眉头一皱:“姑娘,我们这儿可不接待客人,若是来预约的,楼下请——”
“哎呀,你别急呀,听我说嘛!”陶夭不慌不忙,背过手去:“掌柜的,我知道得意楼名声在外,您一定觉得生意已经够好了,对吧?”
掌柜的笑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没回答。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陶夭不动声色,继续说道:“但掌柜的,您有没有想过,既然能做到全城最好,为何不能成为全州最好的,甚至让外地商贾来此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您家酒楼的点心?”
掌柜的微微一愣,放下茶杯,盯着陶夭:“姑娘,你这话倒是有些意思。可我们得意楼的菜品现下供应都快跟不上了,可不是说想扩大就能扩大的……”
“没错。”陶夭点点头:“但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现下喜欢您家点心的,都是本城的显贵。若是你不能够让他们持续保持新鲜感的话,有朝一日,也难免他们会厌倦了这口味呀?”
掌柜的眉头稍稍皱起:“姑娘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