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徐允政为了拉拢南方的人心,曾颁发求贤令,明确告知天下英才,北方士子可通过科举入仕,南方士子们囿于南陈小朝廷的昏庸不得重用,可自己这个大晋皇帝求贤若渴。
凡是没有大晋户籍无法科考的有志之士,都可向朝廷进言献策,只要确实是人才,大晋一定会不拘一格录用。
腾英是第一个被徐允政通过这种途径提拔起来的人才,这些年来其实陆陆续续有不少人都是这样入仕的,但是真正可以算得上是“高官”的只有腾英一个。
腾英本就是南方人,他跟大晋原来那些出身南方的官员还不大一样,他不只是祖籍在南方,他的所有亲朋师长都在南方,那里有他的根。
若非嫡亲长辈都已逝世,他是不敢用全家人的命去赌的。可就算他已经没了亲近的家人,但故土的重要,只有真正离开的人才知道。
而且向恒知道这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在朝廷里是没有依仗的,他唯一能效忠的只有皇上。
向恒抬头悄悄看了徐允政一眼,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他赶忙垂下了眼睛。
此时徐允政心里也在琢磨这个事情,腾英这个户部左侍郎是他这两年才刚提拔到这个位置上的,为了什么他自己很清楚,腾英也清楚。
所以这两年腾英也一直在回报着他,在户部做着庞万言的掣肘,只等待一个机会,现在这个机会不就来了?还是庞万言自己送上来的呢!
徐允政眼中笑意一闪而过,又吩咐道,“去庞府送些补品,庞大人可要好好歇着,朕还等着他为朕分忧呢!”
庞万言听到这个消息后有多崩溃腾英不知道,但是他是高兴的,暂代又怎么样?当初他能被皇上破格提拔可不是因为他有文采,会写诗作画,而是因为他的经世之才,尤其是他对经济很有自己的见解,可不正合适户部?
腾英也在琢磨其实皇上也可以让司阁老暂理户部诸事,但在大晋,内阁大臣并不直接管理六部,便是管理了某部事宜,也基本都是暂代,没多久便会辞去六部的职务。
若是让司炼管了六部那反而能证明皇上其实还是更属意于庞万言的,等他恢复后再让庞万言交接回来。
但此时皇上提拔了自己,哪怕是暂代,皇上的意思他也是明白的。
腾英宠辱不惊地接旨,在众人的恭贺中谦虚应对,但当众人离去后才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来。
他千辛万苦从当初的南陈来到大晋可不只是想在与上峰的争斗中蹉跎一生的,他有自己的抱负,一步步走向自己期待的未来这种感觉真是美妙啊!
但眼前的这一切可都是不小的考验,若是自己能胜任这一职位,皇上才会让他坐稳这个位置。
这几年他也能摸到一些皇上的心意,皇上确实会有自己对于臣子的偏向,但是他不会任由这些意见去影响他对官员的任用。
就像他的前上司庞万言,好几次他都看到了皇上眼中对于庞万言转瞬即逝的不喜,但庞万言有他的用处,也有才能,那皇上就会用他。像这一次,若是他把握不好这个机会,等庞万言恢复之后如果没有和更合适的人选,那庞万言肯定会官复原职。
这想法让腾英愈发清醒了,开始投入户部繁重的事务中。
朝廷这个巨大的国家机器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投入了救灾、□□以及同时还要保证春耕等一系列工作中,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徐永琚这几天都没出过皇子所的门,不过因为诸事繁忙,皇上暂时断了上书房诸位皇子的课,从那之后一三五三人就跟长在徐永琚这里了一样,日日过来打卡。
从他们那里徐永琚也听说了许多事,倒是一点儿不觉得无聊。
“我母妃这两日都要气死了”,大皇子吃着徐永琚让人特意做得减糖版蜜饯,不停地碎碎念着,“她也怕没面子,不停叮嘱宫人不许外传。”
徐永琚听了这话赶忙先让伺候的人都下去了,这才无奈地叹气,“大哥你都说贤妃娘娘不让外传了,你怎么还跟我们说啊!”
大皇子不在意地耸了耸肩,“这宫里的事情只要进了旁人的眼,入了他人的耳,哪里还有能守的住的秘密?”
说着他朝三皇子抬了抬下巴,“你瞧老三那模样,他肯定知道!”
三皇子哼哼两声,歪倒在榻上没个正经样子,“你要说的是对食的事情,那我确实知道。”
大皇子叹气,“可不是吗,这事儿能瞒得了谁?而且我母妃还报到皇后娘娘那里了,知道的人那么多,怎么可能不外传?”
知道这已经不算秘密了徐永琚便好奇了起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啊?
“说起来也是地震那天的事情,我母妃本来确实不怎么信这事儿来着,但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就让宫人们都好好儿在院子里待着,不许随意进出屋子。”
“谁知道有些人就是”,他摇了摇头满脸嫌恶的表情,“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我母妃宫里伺候她的一个三等宫女跟她宫里一个太监两人行事不检点,我估计他们是觉得屋里没人刚好方便了他们,便偷摸着进了屋。”
“地震来的时候两人正在行那种事儿,结果也是巧,那间屋子的房梁被白蚁给蛀了,之前都没人发现。这地震一来哪里能撑得住?这不立马就砸了下来?”
“我听我母妃身边的人说,地震一来众人本来正恐惧担忧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了那么两声惨叫,吓得他们以为宫里闹鬼呢!”
他说着说着也觉得好笑,没忍住笑了起来,“但因为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震,宫人便没有第一时间进去查看。后来等他们进去查看的时候才发现那宫女跟太监光溜溜的正抱在一起,被房梁砸晕了。”
徐永琚张大了嘴,这,这么劲爆的吗?
“可不嘛”,大皇子刚想说什么才反应过来说话的是自己的幼弟,这事儿好让他听吗?
五皇子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呢然后呢?”
三皇子像是看明白了老大的想法,无奈叹气,“你说之前就没注意到几个小的在?”